《说洄溪招退者(在州南江华县)》
时间: 2024-12-29 19:28: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说洄溪招退者(在州南江华县)
作者: 元结 〔唐代〕
长松亭亭满四山,
山间乳窦流清泉。
洄溪正在此山里,
乳水松膏常灌田。
松膏乳水田肥良,
稻苗如蒲米粒长。
糜色如珈玉液酒,
酒熟犹闻松节香。
溪边老翁年几许,
长男头白孙嫁女。
问言只食松田米,
无药无方向人语。
浯溪石下多泉源,
盛暑大寒冬大温。
屠苏宜在水中石,
洄溪一曲自当门。
吾今欲作洄溪翁,
谁能住我舍西东。
勿惮山深与地僻,
罗浮尚有葛仙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洄溪的自然风光和当地居民的生活。诗人在长松树环绕的山中,看到清澈的泉水流淌,溪水滋润着田地,松膏和乳水使得田地肥沃,稻苗长得像蒲草的米粒一样。酒的颜色像美玉,酿成的酒在熟的时候还能闻到松香。溪边有位老翁,年纪不小,长子已经白发,孙子也已成婚。他告诉我,他们只吃松树下种的稻米,没有药物也无须问路。溪边的石头下泉水丰富,夏天酷热、冬天寒冷,屠苏酒正适合在水石间酿造,洄溪的曲水流淌正好在我家门前。我如今想成为洄溪的老人,谁能在我家旁边住下呢?不要怕山深路远,罗浮山上还有葛仙翁。
注释
- 长松:高大的松树。
- 乳窦:形容泉水清澈,像乳汁一样。
- 洄溪:指溪水蜿蜒流动的样子。
- 松膏:松树流出的树脂。
- 糜色:形容酒的颜色,像蜜一样的色泽。
- 屠苏:一种传统的酒,常在节庆时饮用。
- 葛仙翁:道教传说中的仙人,常与长生不老、隐居生活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结,唐代诗人,生于公元一千年左右,卒年不详。著有《白话文诗》及《元氏家族》等,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当时社会背景下,隐逸文化逐渐兴起,许多文人对田园生活寄予厚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洄溪为主题,描绘了自然美景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关系。通过生动的意象,诗人展现了山水的宁静与丰饶,抒发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诗中“长松亭亭满四山”开篇即设下了优美的自然环境,接着通过“乳水松膏常灌田”描绘了肥沃的农田,展现了大自然的慷慨。
在对老翁的描写中,诗人不仅展示了村民的生活状态,也反映出一种简朴的幸福。诗人通过对话的方式,传达了“无药无方向”的生活哲学,强调了简单生活的美好。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甚至希望成为洄溪的老人,体现了他对自然、对田园生活的深切向往。这种情感贯穿全诗,使整首诗充满了人文关怀与自然哲学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长松亭亭满四山:描写山中高大的松树,营造出幽静的环境。
- 山间乳窦流清泉:泉水清澈,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 洄溪正在此山里:强调溪水蜿蜒流淌的自然景象。
- 乳水松膏常灌田:松膏和泉水滋润着田地,体现了自然的恩惠。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糜色如珈玉液酒”,将酒的颜色比喻为美玉,形象生动。
- 对仗:如“盛暑大寒冬大温”,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和乡村生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渴望,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树:象征坚韧与长寿。
- 泉水:象征生命与清新。
- 老翁:象征智慧与平和。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松膏”指的是什么?
A. 松树的树脂
B. 松树的叶子
C. 松树的果实 -
诗人希望成为洄溪的老人,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财富的渴望
B. 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C. 对名利的追求 -
诗中提到的“屠苏”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酒
C. 一种鱼
答案:1.A,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夜泊牛津》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田园的宁静与美好,但更侧重于秋天的氛围与孤独感;而元结的《说洄溪招退者》则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元结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