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令 其二 闺思》

时间: 2025-01-04 10:28:43

远山染黛帘初卷,新月微笼,薄雾轻笼。

只许巫山入梦中。

晓妆惆怅无人见,杏样衫好,茜样鞋红。

半臂殷勤护守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丑奴儿令 其二 闺思
作者: 曹尔堪 〔清代〕

远山染黛帘初卷,新月微笼,薄雾轻笼。只许巫山入梦中。
晓妆惆怅无人见,杏样衫好,茜样鞋红。
半臂殷勤护守宫。


白话文翻译:

远处的山峦在暮色中如黛色的帘子轻轻展开,新月微微掩映,薄雾轻柔笼罩。只允许巫山的美景入梦中。
清晨的妆容惆怅无人欣赏,杏花色的衫子好看,茜色的鞋子红艳。
半臂恭敬地护卫着守宫。


注释:

字词注释:

  • 染黛:指山峦被青色映染,形容远山的颜色。
  • :此处比喻山的轮廓。
  • 巫山:指巫山,古代有美景传说,是美丽的象征。
  • 晓妆:清晨的妆容。
  • 杏样衫:指杏色的衣服,形容衣服的颜色。
  • 茜样鞋红:指茜色的鞋子,形容鞋子的颜色。
  • 守宫:指守宫砂,古代女子的装饰品,象征贞洁。

典故解析:

  • 巫山:巫山在古代诗词中常常与美丽的女子相联系,常用来表达对美的向往。
  • 守宫砂:古代女子使用的一种装饰,象征着贞洁与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尔堪,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风格细腻而富有情感。其词作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内心情感和生活场景。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相对安定的时候,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渴望。


诗歌鉴赏:

《丑奴儿令 其二 闺思》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内心的情感交织,表达出一种孤独与思念的情绪。开篇的“远山染黛帘初卷”,展现了一幅恬静的山水画卷,山峦如黛色的帘子,轻轻展开,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清新的氛围。紧接着,“新月微笼,薄雾轻笼”,将清晨的柔美与神秘感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似乎在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绪。

而“只许巫山入梦中”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渴望,巫山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它更是一种美的象征,诗人希望能在梦中与美丽相遇,却又感到现实的无情。接下来的“晓妆惆怅无人见”,则是将个人的情感显现出来,清晨的妆容却没有人欣赏,愈加突显了内心的孤独感。

整首词在细腻的描绘中,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展现了女性在情感上的细腻与复杂,既有对美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与惆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摹,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结合,形成了一种和谐美丽的意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远山染黛帘初卷:远处的山如黛色的帘子轻轻展开,展现出清晨的宁静。
  • 新月微笼,薄雾轻笼:新月轻轻掩映在薄雾之中,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
  • 只许巫山入梦中:渴望美丽的巫山只在梦中相见,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思念。
  • 晓妆惆怅无人见:清晨的妆容美丽却无人欣赏,突出孤独与寂寞。
  • 杏样衫好,茜样鞋红:形容衣物的颜色,展现出对美的向往与精致。
  • 半臂殷勤护守宫:细致的描写展现了对贞洁的珍视与内心的细腻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远山比作黛色的帘子,形象生动。
  • 拟人:新月与薄雾的轻柔描绘,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词句间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的向往与对爱情的思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无奈,呈现出女性在情感世界中的细腻与复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远山:象征着遥不可及的理想与美。
  • 新月: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
  • 薄雾:象征着朦胧的情感与思绪。
  • 巫山:美丽的象征,寄托了对爱情的向往。
  • 晓妆:代表女性的美丽与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远山染黛”的“黛”指的是什么?

    • A. 蓝色
    • B. 绿色
    • C. 黑色
    • D. 红色
  2. “只许巫山入梦中”中“巫山”象征什么?

    • A. 现实中的山
    • B. 一种美的向往
    • C. 一种孤独感
    • D. 忧伤的回忆
  3. 诗中提到的“杏样衫”和“茜样鞋”分别是什么颜色?

    • A. 红色和蓝色
    • B. 杏色和茜色
    • C. 绿色和黄色
    • D. 白色和黑色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女性内心的情感,表达对爱情的思念。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描绘同样的孤独与思念,但更注重情感的直接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