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答云岩 其一》

时间: 2025-01-17 09:16:15

翠箔香销晓梦回,惊残楼角动寒梅。

夜来颇觉风霜薄,问讯南枝开未开。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翠箔香销晓梦回,惊残楼角动寒梅。
夜来颇觉风霜薄,问讯南枝开未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的情景:翠绿色的帷帐下,香气渐散,梦境已经醒来,令人感到一丝惆怅;在楼角,寒梅的花瓣被惊动,依稀显露出寒冷的气息。夜里我感到风霜似乎轻了些,便想问问南方的梅树是否已经开花。

注释:

  • 翠箔:指绿色的帷帐或窗帘,象征着清晨的宁静。
  • 香销:香气散去,暗示梦境的消逝。
  • 晓梦回:指清晨醒来,梦境已逝。
  • 惊残:惊动了残留的梅花,表现出一种动荡的美。
  • 楼角:指楼房的角落,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风霜薄:风霜似乎轻了,表现出天气的微妙变化。
  • 南枝:指南方的梅树,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希望。

典故解析: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梅花常常被用来象征坚韧和高洁。它在寒冬中傲然盛开,象征着不屈的精神。此诗中提到的南枝梅花,暗示着春天的希望与生命的复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德明,号晚晴,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末期,因家境贫寒,早年经历坎坷。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常常寄托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季,李曾伯可能是在一个清晨,望向窗外,思念南方的梅花,寄托了他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又和答云岩 其一》展现了诗人李曾伯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诗的开头“翠箔香销晓梦回”通过描绘清晨的宁静,表达了一种从梦中醒来的轻微失落感。这里的“翠箔”暗示着生机勃勃的春天,而“香销”则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梦境的消散。接下来的“惊残楼角动寒梅”则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了寒梅在早晨微风中的轻轻摇曳,象征着坚韧与生命的力量。

“夜来颇觉风霜薄”一句描绘了夜晚的寒冷与清晨的温暖对比,暗示着季节的变换与生命的希望。“问讯南枝开未开”则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寄托了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同时,这句话也引发了读者对生命与时间的思考,南方的梅花是否盛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生命的复苏。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索。诗中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人们在寒冷冬季对温暖与生机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翠箔香销晓梦回:绿色的窗帘下,香气散去,梦境已回到现实,暗示着从梦中苏醒的惆怅。
  2. 惊残楼角动寒梅:楼角的寒梅被惊动,表现出一种动荡的美,象征着坚韧与高洁。
  3. 夜来颇觉风霜薄:夜晚的寒冷似乎轻了些,暗示着季节的变化和希望的到来。
  4. 问讯南枝开未开:向南方的梅花询问是否已经开花,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翠箔”比喻清晨的宁静,增强了氛围感。
  • 拟人:寒梅被“惊动”,赋予了自然以情感,使意象更加生动。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对生命与希望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箔: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寒梅:象征坚韧和高洁。
  • 南枝:代表春天的希望。

这些意象在诗中承载了诗人的情感,传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翠箔”在诗中代表什么?

    • A. 花瓣
    • B. 窗帘
    • C. 香气
    • D. 诗句
  2. 诗中提到的“寒梅”象征了什么?

    • A. 春天的来临
    • B. 坚韧与高洁
    • C. 失落与孤独
    • D. 夜晚的寒冷
  3. “问讯南枝开未开”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渴望?

    • A. 梦境
    • B. 春天
    • C. 雪花
    • D. 星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李曾伯的诗更加细腻,关注于春天的细节和情感的表达;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