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二 供兵硙
作者:司马光〔宋代〕
晨暮响寒泉,飞轮驶风转。
士饱气益振,轻与先零战。
白话文翻译
清晨和黄昏,听见寒泉的响声,
飞轮在风中转动。
士兵们吃得饱,士气更加高涨,
轻松与敌军交战。
注释
- 晨暮:早晨和傍晚。
- 响寒泉:指寒泉发出的声音,象征战斗的紧张氛围。
- 飞轮:指战车或武器上的转动部分,象征战争的准备。
- 士饱气益振:士兵吃得饱,士气增强。
- 轻与先零战:轻装出战,容易取得胜利。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广为人知的典故,但“士饱气益振”可以联系到历史上士兵在战争中如何依赖粮草和士气来决定胜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提倡儒家思想,重视历史对现实政治的指导作用。其诗作以简练、明快著称,具有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军事和政治气候动荡的年代,诗人以描写军队备战和士兵的士气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诗作旨在激励士气,增强军队的战斗力。
诗歌鉴赏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二 供兵硙》是一首描绘军队备战和士气的诗。开头两句通过描写晨暮的寒泉声和飞轮的运转,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又充满活力的氛围。这里的“寒泉”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隐喻着战争的冷酷与不易。而“飞轮”则象征着战斗的准备和迅速反应,暗示着战争的不可避免。
接下来的两句“士饱气益振,轻与先零战”则直接表达了士兵们的状态。士兵们吃饱了,精神状态也因此得到了提升,展现出强烈的战斗欲望。这种对比不仅反映出战争中的人性,也突显了后勤保障的重要性。如果士兵们的生活得不到保障,他们的士气将会大幅降低,从而影响到战斗的结果。
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有力,语言上通俗易懂,情感上充满了对士兵的关心和对战争的深刻思考。通过这一描写,诗人传达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士兵的鼓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晨暮响寒泉:描绘清晨和傍晚寒泉流动的声音,暗示战斗的氛围。
- 飞轮驶风转:表现战斗装备的运转,强调战争准备的紧迫性。
- 士饱气益振:士兵吃得饱,精神状态提升,表现出士气的强盛。
- 轻与先零战:指轻装出战,可迅速应对敌人,表现出对战斗的自信。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寒泉”作为战斗气氛的象征。
- 对仗:如“晨暮”和“飞轮”,形成对比和呼应。
-
主题思想: 此诗主要表达了对士兵生活保障与士气的重视,强调在战争中,良好的后勤保障是胜利的关键。
意象分析
- 寒泉:象征冷酷的战争环境,同时也代表着生命的源泉,暗示战争中的生死存亡。
- 飞轮:象征战争的动感和快速反应,代表着军队的战斗准备。
- 士兵:代表着国家的希望和力量,强调士气对战争的重要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飞轮”主要象征什么? A. 安静的生活
B. 战斗的准备
C. 自然的美景
D. 人民的幸福 -
填空题:诗中提到“士饱气益振”,表示士兵的__提高了。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寒泉”是指温暖的水源。 (对/错)
答案
- B
- 士气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较,杜甫在诗中表现出对国家沦陷的悲痛,而司马光则更侧重于士兵的状态和战斗的准备,反映出不同的历史视角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辞典》
这些参考书目可以帮助深入理解该诗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