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宝胜金幡巧斗功,
綵花蜡燕飏和风。
玉盘翠苣映红蓼,
捧案朝来献两宫。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宝胜金色的幡旗在风中轻巧地飘动,彩色的花朵和蜡制的燕子在和风中飞舞。玉盘上盛放的翠色苣菜映衬着红色的蓼草,今天早上捧着这美丽的食物献给两位宫妃。
注释:
- 宝胜:一种金色的旗帜,象征胜利或美好。
- 金幡:金色的幡旗,常用于庆典或祭祀。
- 巧斗功:巧妙的技艺和成就。
- 綵花蜡燕:彩色的花朵和用蜡制成的燕子,象征春天的生机。
- 玉盘:用玉石制成的盘子,象征珍贵和美丽。
- 翠苣:一种绿色的蔬菜,象征着新鲜与生机。
- 红蓼:一种红色的植物,可能是指蓼草。
- 捧案:捧着案台,表示敬意。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宝胜”和“金幡”,常见于古代庆典、祭祀中,象征着吉祥和美好。而“燕”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春天的使者,带来生机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以其著作《资治通鉴》而闻名。司马光在政治上有较深的影响力,主张儒家治国理念,提倡节俭与仁政。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天,是在当时的宫廷中表达对春天生机勃勃的赞美,同时也可能是为了庆祝某个节日或典礼。
诗歌鉴赏:
这首《春贴子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欢愉与生机。诗的开头以“宝胜金幡巧斗功”引入,营造出一种庆典的氛围,金色的幡旗在春风中轻盈舞动,象征着美好的愿望和成就。接着“綵花蜡燕飏和风”,用彩色的花朵和蜡制的燕子,描绘出春日的活力与温暖,仿佛让人感受到春风拂面的轻柔。
中间两句“玉盘翠苣映红蓼”,则将视觉与味觉结合在一起,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丰盛与美好,翠绿的苣菜和红色的蓼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象征着大自然的繁荣。而最后一句“捧案朝来献两宫”,则表达了对宫廷的尊敬与美好祝愿,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珍惜。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春天的描绘,更是对生活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宝胜金幡巧斗功:庆祝春天的到来,金色的幡旗象征着吉祥与胜利。
- 綵花蜡燕飏和风:色彩斑斓的花朵,蜡制的燕子在春风中轻轻飘动,传达出春天的气息。
- 玉盘翠苣映红蓼:玉盘盛着翠绿的苣菜,与红色的蓼草相映成趣,表现出春天的丰盈。
- 捧案朝来献两宫:早上捧着美食献给宫中的妃子,体现了对生活的尊重和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景象比作庆典,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宝胜金幡”与“綵花蜡燕”,形成了和谐的音律。
- 意象:通过色彩的对比,表现春天的多样性与美丽。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赞美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宝胜金幡:象征胜利与美好,寓意春天的到来。
- 綵花蜡燕:春天的使者,代表希望与生机。
- 玉盘翠苣:珍贵的食物,象征生活的富足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宝胜金幡”中的“宝胜”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吉祥与胜利
C. 丰收的季节 -
诗中描绘的“綵花蜡燕”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生机
C. 夏天的炎热 -
“捧案朝来献两宫”中“献”的意思是? A. 赠送
B. 拿来
C. 给予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自然景色的诗。
- 杜甫《春望》:表达对春天的感慨与社会现实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比较司马光的《春贴子词》和杜甫的《春望》,前者更多描绘春天的欢愉与美好,后者则透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与忧虑,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主题思想。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