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梧》
时间: 2025-01-01 15:24: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凤栖梧
杜安世 〔宋代〕
任在芦花最深处。
浪静风恬,又泛轻舟去。
去到滩头遇俦侣。
散唱狂歌鱼未取。
不把身心干时务。
一副轮竿,莫笑闲家具。
待拟观光佐明主。
将甚医他民病苦。
白话文翻译:
任凭我在芦苇花最深的地方,
浪静风平,我又划着轻舟出行。
到达滩头时遇到了伴侣,
我们高歌欢唱,尽管还没捕到鱼。
不想把身心都投入到世俗的事务。
即使手握钓竿,也请不要嘲笑我这闲散的生活。
我愿意等待,凭我的观察和体验来辅佐明主,
究竟能否治愈百姓的苦难呢?
注释:
- 芦花:指芦苇的花,象征着宁静的环境。
- 滩头:水边的沙滩,诗中指出行的地点。
- 俦侣:伴侣,这里指与自己同行的人。
- 狂歌:高歌,表达一种无拘无束的快乐。
- 时务:指现实的事务或政治事务。
- 轮竿:钓鱼用的竿,看似闲适的工具。
- 明主:贤明的君主。
- 医他民病苦:治愈百姓的痛苦,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的关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安世,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的独特观察而闻名。生于南宋时期,杜安世的作品往往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创作背景:
《凤栖梧》创作于杜安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思考与个人生活态度的反映。诗中表达了他对闲适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社会责任的感慨,体现了宋代士人的精神追求。
诗歌鉴赏:
《凤栖梧》通过优美的自然描写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交织,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首句“任在芦花最深处”即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环境的向往,芦花象征着诗人心灵的安宁。在“浪静风恬”的意境中,诗人选择划舟出行,既是对现实的逃避,也是对自由的向往。与“俦侣”相遇的瞬间,诗人分享了生活的乐趣,尽管“鱼未取”,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狂歌高唱,反而显得更加洒脱。
“不把身心干时务”道出了诗人对世俗事务的超然态度,强调了内心的自由与宁静。最后两句则引出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愿意“待拟观光佐明主”,显示出他对国家和百姓的关怀,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
整首诗歌在轻松的氛围中蕴含了深刻的思考,表现了作者一方面渴望自由闲适的生活,另一方面又不失对社会的责任感。这种矛盾与和谐的结合,使得《凤栖梧》成为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任在芦花最深处:任凭我在芦花深处,描绘宁静的自然环境。
- 浪静风恬,又泛轻舟去:水面平静,微风轻拂,诗人乘舟轻快出行。
- 去到滩头遇俦侣:到达沙滩时,遇见同行的伙伴,表现出人际间的和谐。
- 散唱狂歌鱼未取:虽然没捕到鱼,但依旧高歌,体现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 不把身心干时务:不愿意把自己投入繁忙的世俗事务,强调追求内心的宁静。
- 一副轮竿,莫笑闲家具:手握钓竿,面对他人的嘲笑,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坚持。
- 待拟观光佐明主:愿意观察和思考,以辅助明主治理国家。
- 将甚医他民病苦:希望能够治愈百姓的痛苦,显示出诗人的社会责任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芦花”比作心灵的栖息地,象征宁静。
- 拟人:将“风恬浪静”赋予人性,生动形象。
- 对仗:如“浪静风恬”,形成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然,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的关怀与责任感,展现了一种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芦花:象征宁静与安逸的生活。
- 轻舟:代表自由与随性。
- 滩头:象征人生的交汇点。
- 狂歌:表现生活的乐趣与洒脱。
- 轮竿:暗喻诗人的闲适与不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浪静风恬”表现了怎样的环境? A. 喧闹
B. 宁静
C. 危险
D. 忙碌 -
诗人对待世俗事务的态度是?
A. 积极参与
B. 无所谓
C. 超然
D. 消极 -
诗中希望“医他民病苦”反映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个人追求
B. 社会责任感
C. 对爱情的思考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思考。
- 《春晓》 孟浩然: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的结合。
诗词对比:
- 《渔舟唱晚》:同样描绘了渔民生活与自然的和谐,但《凤栖梧》更加强调个人的内心感受与社会责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杜安世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