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
时间: 2025-01-01 13:16:57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地震
作者: 蒲松龄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逾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白话文翻译:
在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的戌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我正好在稷下做客,正与表兄李笃之在烛光下饮酒。突然听到一声如雷的巨响,从东南方向传来,向西北方向去。众人都感到惊骇,不知其故。没多久,几案颤动,酒杯翻倒,房梁柱子发出错折的声音。大家面面相觑,失去了颜色。过了一会儿,才意识到是地震,大家急忙跑出去。看到楼阁房屋倒塌的声音,伴随着孩童的啼哭,喧闹得如同鼎沸一般。人们感到眩晕,无法站立,只能坐在地上,随意翻滚。河水像泼洒一样涌出一丈多高,鸡鸣狗吠充满了整个城镇。过了一小时,才稍微平静下来。看街上,男女赤裸聚集,互相交流,竟然忘了自己没有穿衣服。后来听说某处的井倾斜,无法取水,某家楼台南北向栖霞山的方向裂开,沂水陷入了洞穴,广阔几亩。这实在是非常奇异的变化。
注释:
- 戌刻:古代时辰,约在晚上7点到9点之间。
- 稷下:指稷下学宫,是古代著名的学术中心。
- 倾覆:翻倒,倒下。
- 鼎沸:形容声音喧闹,像鼎里的水沸腾一样。
- 倾泼:倾斜而泼洒。
典故解析:
- 稷下:指的是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代表了古代士人聚集、学习和讨论的场所。
- 鸡鸣犬吠:形容城镇中的混乱和恐慌状态,反映了地震带来的惊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号剑秋,山东诸城人,清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以《聊斋志异》最为人知。他的作品以奇幻和现实结合而著称,擅长描绘人性和社会的种种。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康熙七年,是作者在地震发生时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的记录,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灾害的无助与恐惧。
诗歌鉴赏:
蒲松龄的《地震》通过个人的亲身经历,细腻描绘了地震发生时的恐慌场景和人们的反应。诗的开头通过时间和地点的明确设定,营造出一种紧迫感和真实感。地震的来临宛如雷声轰鸣,突如其来,令人猝不及防。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酒杯翻倒、房屋倾塌的触动,传达出一种自然的无情与人类的渺小。
诗中对人们惊恐状态的描绘,尤其是众人失色、眩晕的状态,形象地反映了人们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助和恐惧。人们在混乱中忘却了自己的衣物,展现出在灾难面前,社会地位和个人形象的无关紧要。此情此景使得读者感受到一种深切的震撼,地震不仅是自然的力量,更是对人类精神的考验。
后半部分提到井水倾斜、房屋裂开等现象,进一步强化了地震造成的巨大影响。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诗的真实性,同时也让人思考自然的力量与人类的脆弱。整首诗以生动的场景和细腻的情感,表现了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奈与渺小,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
- 说明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和背景,营造紧迫感。
-
余适客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
- 描述作者与亲友的闲适情景,形成鲜明对比。
-
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
- 描绘地震的前兆,声响如雷,令人震惊。
-
众骇异,不解其故。
- 大家感到恐惧与不解,突显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无知和惊慌。
-
俄而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
- 具体描绘地震的影响,物品翻倒、房梁折断,生动形象。
-
相顾失色。
- 人们面面相觑,失去颜色,传达出惊恐的情感。
-
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出。
- 经过一段时间,人们才意识到是地震,急忙逃出。
-
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
- 描绘地震后混乱的场景,孩子的哭声和倒塌的声音交织在一起。
-
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
- 人们感到眩晕,无法站立,形象展示了自然灾害的恐怖。
-
河水倾泼丈余,鸡鸣犬吠满城中。
- 描述自然界的剧烈变化,喧闹声充满城市。
-
逾一时许,始稍定。
- 经过一段时间,局势才稍微平息。
-
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
- 描述人们在灾后混乱中聚集,忘记了衣物,展现了人性的脆弱。
-
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
- 讲述地震后井水倾斜,无法取水,反映灾后生活的艰难。
-
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
- 具体描述地震造成的地理变化,增强灾难的真实性。
-
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 结尾对地震的奇异与非常的总结,留下深刻印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声如雷”,形象地描绘了地震的声音。
- 对仗:如“鸡鸣犬吠”,增强了句子的节奏感。
- 夸张:如“河水倾泼丈余”,增强了震撼的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揭示自然灾害的无情与人类的渺小,表现出人们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时的惊慌失措和无助。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人性在灾难面前的脆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雷声:象征着自然的威严与不可预测。
- 酒杯:代表人类的日常生活,地震的来临打破了平静。
- 楼阁房舍:象征着人类的建筑与文明,地震使之倾倒,反映自然的力量。
- 孩童啼哭:象征着无辜与脆弱,增强了灾难的悲剧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是?
- A. 康熙六年六月十七日
- B.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
- C. 康熙七年七月十七日
- D. 康熙八年六月十七日
-
作者在地震发生时正在做什么?
- A. 读书
- B. 喝酒
- C. 睡觉
- D. 游玩
-
诗中提到“河水倾泼丈余”,这个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自然的美丽
- B. 自然的力量
- C. 人的欢乐
- D. 城市的繁华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
- 《静夜思》:李白,表现思乡情怀与个人感受。
- 《庐山谣》:李白,描绘自然景观与情感交融。
诗词对比:
- 《地震》与《静夜思》:两首诗分别从自然灾害与思乡情感入手,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一个是对自然无情的恐惧,一个是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 蒲松龄《聊斋志异》相关研究
- 清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与鉴赏
以上是对《地震》的全面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容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