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应夫见贻二首》

时间: 2025-01-17 08:39:29

况味年来薄,书音寄亦稀。

乱离多病后,人物故园非。

潮揭当年会,朋侪几旐归。

悲心那听此,生理念依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王应夫见贻二首

况味年来薄,书音寄亦稀。
乱离多病后,人物故园非。
潮揭当年会,朋侪几旐归。
悲心那听此,生理念依微。

白话文翻译

这几年我感到生活的滋味越来越淡,书信的音讯也变得稀少。经过了许多的离散和疾病,故乡的人和事已经不再是我记忆中的样子。潮水般涌来的往日相聚,朋友们又有多少能回归呢?我心中的悲伤,如何能听见这些,只剩下微弱的生存理念。

注释

  • 况味:指生活的滋味、感受。
  • 书音寄:指书信的音讯,寄信的消息。
  • 乱离:指离散、分离的状态。
  • 病后:经历了病痛的折磨。
  • 人物:指人事、人物。
  • 故园:故乡、老家。
  • 潮揭:潮水般涌现,形容往日的聚会如潮水般回忆。
  • 朋侪:朋友、同伴。
  • 旐归:旐,指旗帜,归来,意指朋友回归的少。
  • 悲心:悲伤的心情。
  • 生理念:生存的理念。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乱离”可以联系到历史上战乱导致的离散,许多诗人都曾表达过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离散生活的感慨。“潮揭当年会”则可以引申为人们对美好往昔的追忆,这种怀旧情绪在古典诗词中常常出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勋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故乡的思念。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经历了动荡的生活后,诗人对昔日友情和故乡的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人事变化的深思。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对生活经历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悲伤。开头两句“况味年来薄,书音寄亦稀”直接道出了诗人对生活的失落感,随着岁月的流逝,曾经的热情与联系逐渐消退。接下来的“乱离多病后,人物故园非”则将个人的遭遇与社会现实相结合,诗人经过乱离和疾病的折磨,发现故乡的人事已变得陌生。

第三联“潮揭当年会,朋侪几旐归”形象地描绘了昔日相聚的美好与如今朋友聚散无常的对比,生动地表现出时间的无情与人际关系的脆弱。结尾“悲心那听此,生理念依微”则是对悲伤情绪的总结,表明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如意,诗人只能微弱地坚持自己的生存理念。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的变迁紧密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际关系的无奈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况味年来薄:感慨生活的滋味日渐淡薄。
    • 书音寄亦稀:书信的音讯也变得稀少,交流减少。
    • 乱离多病后:经历了许多动荡和病痛。
    • 人物故园非:故乡的人和事已与记忆相去甚远。
    • 潮揭当年会:往日的相聚如潮水般涌来。
    • 朋侪几旐归:朋友们又有多少能够回来呢?
    • 悲心那听此:悲伤的心情无法听见这些。
    • 生理念依微:只剩下微弱的生存理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往日的相聚比作潮水,形象生动。
    • 对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际关系变化的无奈,体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故园:象征着温暖与归属感,代表诗人心中的理想家园。
  • 潮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往事的追忆,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
  • 朋侪:象征友谊与人际关系,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况味年来薄”中的“况味”指什么? A. 感情
    B. 生活的滋味
    C. 书信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潮揭当年会”暗示了什么? A. 过去的快乐时光
    B. 未来的计划
    C. 家乡的变化
    答案:A

  3.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快乐
    B. 悲伤
    C. 激昂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与曹勋的诗在思乡情感上有相似之处,都表达了对离散亲人的思念,但杜甫更侧重于兄弟情深,而曹勋则是对朋友和故乡的怀念。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与人生:宋代诗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