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月夜 邵雍 〔宋代〕 雨霁风自好,秋深天未寒。 移床就堦下,看月出林端。 有酒欲共饮,无宾可同欢。 他时遇良友,此景复求难。
白话文翻译: 雨停了,风也变得宜人,深秋时节,天气还未寒冷。 我把床搬到台阶下,看着月亮从树林的尽头升起。 有酒想要一起喝,却没有客人可以共享欢乐。 将来遇到好朋友,这样的景色再想重现就难了。
注释:
- 雨霁:雨停。
- 风自好:风变得宜人。
- 堦:台阶。
- 林端:树林的尽头。
- 良友:好朋友。
诗词背景: 邵雍是宋代著名的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这首《月夜》描绘了一个雨后月夜的宁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友情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雨后月夜的宁静景象。首两句“雨霁风自好,秋深天未寒”直接点明了时间和环境,雨后的风变得宜人,深秋的天气还未寒冷,为全诗营造了一个舒适的氛围。接下来的“移床就堦下,看月出林端”则展现了诗人的闲适和对自然的热爱,他搬床到台阶下,静静地观赏月亮从树林中升起。后两句“有酒欲共饮,无宾可同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虽然有酒,却无人共享,增添了一丝孤寂。最后一句“他时遇良友,此景复求难”则预示了将来遇到良友时,这样的美景难以再现,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 首句“雨霁风自好”,通过“雨霁”和“风自好”两个意象,描绘了雨后的清新和风的宜人。
- 次句“秋深天未寒”,用“秋深”和“天未寒”来强调季节的转换和天气的适宜。
- 第三句“移床就堦下”,通过动作“移床”来表现诗人的闲适和对自然的亲近。
- 第四句“看月出林端”,以“看月”这一动作来表达诗人对月夜美景的欣赏。
- 第五句“有酒欲共饮”,通过“有酒”和“欲共饮”来表达诗人对友情的渴望。
- 第六句“无宾可同欢”,用“无宾”来强调诗人的孤寂。
- 最后一句“他时遇良友,此景复求难”,通过“他时”和“此景复求难”来表达对未来和美好时光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拟人:“风自好”将风拟人化,赋予其宜人的特质。
- 对仗:“有酒欲共饮,无宾可同欢”形成了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美景与友情的渴望。诗人通过对月夜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的欣赏和对友情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 雨霁:象征着清新和宁静。
- 风自好:象征着宜人和舒适。
- 月出林端:象征着宁静和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雨霁风自好”中的“雨霁”指的是什么? A. 雨开始下 B. 雨停了 C. 风雨交加 D. 风停了 答案:B
-
诗人为什么“移床就堦下”? A. 为了避雨 B. 为了看月 C. 为了睡觉 D. 为了喝酒 答案:B
-
诗中“有酒欲共饮,无宾可同欢”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寂 C. 愤怒 D. 悲伤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描绘月夜,但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是月夜题材,但更侧重于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邵雍诗歌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