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柏岩禅师影堂
作者: 王建 〔唐代〕
山中砖塔闭,
松下影堂新。
恨不生前识,
今朝礼画身。
白话文翻译:
在山中砖塔被关闭的地方,
松树下新建了影堂。
我怨恨自己生前未曾相识,
今天才在这里敬礼这幅画像。
注释:
- 砖塔:用砖砌成的塔,通常用于佛教或道教的祭祀。
- 影堂:供奉佛像或高僧画像的殿堂。
- 恨不生前识:遗憾自己在世时没有认识禅师。
- 礼画身:向禅师的画像致敬。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影堂”是指供奉高僧像的地方,通常在寺庙中设立。柏岩禅师是唐代著名的禅宗大师,诗人借此表达对禅师的敬仰与遗憾,寄托了生与死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建,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著有《王建诗集》。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与禅意。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王建游山访寺之际,表达了他对禅师柏岩的敬仰及生前未能相识的遗憾,反映了当时禅宗文化的兴起与影响。
诗歌鉴赏:
《题柏岩禅师影堂》是一首富有禅意的诗作,诗人在山中独坐,面对砖塔与新建的影堂,心中涌起对已故禅师的思念与敬仰。开篇“山中砖塔闭”,给人以沉静的氛围,仿佛置身于深山寺庙,砖塔的闭合象征着世俗的隔离与内心的宁静。接着“松下影堂新”,则引出影堂的崭新,显示出对禅师精神的传承与纪念,仿佛在呼唤着禅师的智慧与教诲。
“恨不生前识”,真挚的情感流露无遗,诗人对未能在生前与禅师相识的遗憾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感情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也是对佛法真谛的向往。最后一句“今朝礼画身”,在致敬的同时,也显示出对禅师教导的渴求,表达了对超越生死、寄托情感的追求。
整首诗用词简练却情感丰富,展现了禅宗的思想境界,体现了王建对于禅宗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山中砖塔闭:山中寺院的砖塔关闭,暗喻寺院的静谧与孤独。
- 松下影堂新:松树下新建的影堂,象征着对禅师的怀念与尊重。
- 恨不生前识:表达对未能在生前与禅师相识的遗憾。
- 今朝礼画身:现今向禅师的画像致敬,体现追思与敬仰。
-
修辞手法: 使用了对仗和意象的手法,如“砖塔闭”和“影堂新”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时间与空间的交错。
-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禅师的追思,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智慧的向往,体现了人对超越生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砖塔:象征着佛教的信仰与文化的根基。
- 影堂:代表对高僧的崇敬与纪念。
- 松下:松树象征长寿与坚韧,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影堂”是用来做什么的? a) 供奉佛像
b) 作为居住地
c) 学习教义
d) 进行宴会 -
王建对柏岩禅师的感情是怎样的? a) 愤怒
b) 遗憾与敬仰
c) 无所谓
d) 忘记 -
诗中提到的“松下影堂新”意味着什么? a) 新建的画像馆
b) 新的松树
c) 新的砖塔
d) 新的佛教信徒
答案:1-a, 2-b,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赠花卿》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王建的《题柏岩禅师影堂》与杜甫的《赠花卿》都反映了对往生者的怀念与对生命的思考,但王建更侧重于禅意的表达,而杜甫则更关注于人间的情感与现实的无奈。两者都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生命与死亡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王建诗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