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昔》

时间: 2025-01-01 17:59:11

平昔飘然林下僧,更堪衰与病相乘。

残年已任身生死,一念犹关道废兴。

皎皎初心质天地,兢兢晚节蹈渊冰。

子孙勿厌藜羹薄,此是吾家无尽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平昔飘然林下僧,更堪衰与病相乘。
残年已任身生死,一念犹关道废兴。
皎皎初心质天地,兢兢晚节蹈渊冰。
子孙勿厌藜羹薄,此是吾家无尽灯。

白话文翻译

曾经我如林间的僧人般飘然自得,现在却更因衰老和疾病而感到沉重。
到了晚年,已然任凭生死的安排,但内心的一念仍与道理的兴废相关。
我那澄澈的初心如同天地一体,晚年却小心翼翼,如同在薄冰上行走。
希望我的子孙不要嫌弃家中藜羹的清淡,因为这就是我家无尽的光明。

注释

  • 飘然:形容轻松自在的样子。
  • :衰老、衰败。
  • 藜羹:用藜这种植物做的粥,象征清贫的饮食。
  • 无尽灯:指代不灭的明灯,暗示精神上的传承与延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散文家,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爱国情怀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个人经历、爱国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平昔》写于陆游晚年,正值他身体衰弱之际,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对道理的坚持,表达了对后代的期望与对清贫生活的坦然接受。

诗歌鉴赏

《平昔》这首诗展现了陆游在晚年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与哲理思考。开篇即以“飘然林下僧”自喻,描绘出他年轻时的洒脱与自在,然而“更堪衰与病相乘”则展现了他对衰老与疾病的无奈与接受。诗中对残年与道理的关系的思考,体现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探求,以及对自身存在的反省。

“皎皎初心质天地”一句,强调了他内心的纯净与对天地的感恩,而“兢兢晚节蹈渊冰”则显示出他在晚年仍保持的谨慎与对人生的珍视。最后两句是对后代的告诫,提到藜羹的清淡,既是对自身生活的真实描述,也是对后代精神财富的寄托,体现了对简朴生活的理解与接受。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深邃,情感真挚,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也有对后代的殷切期望,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永恒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平昔飘然林下僧:回忆年轻时的自由自在,像林间的僧人。
  2. 更堪衰与病相乘:如今因衰老和疾病而感到沉重。
  3. 残年已任身生死:到了晚年,已然接受生死的安排。
  4. 一念犹关道废兴:内心的一念仍与道理的兴废息息相关。
  5. 皎皎初心质天地:澄澈的初心如同天地无阻。
  6. 兢兢晚节蹈渊冰:晚年小心谨慎,如同在薄冰上行走。
  7. 子孙勿厌藜羹薄:对子孙的叮嘱,不要嫌弃家中简朴的饮食。
  8. 此是吾家无尽灯:这份清贫是我家精神的象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晚年的谨慎比作在薄冰上行走,以强调生活的危机感。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的修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人生的深刻反思,既有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也有对后代的期望,强调了清贫与内心光明的关系,呈现出一种豁达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林下僧:象征自由与宁静的生活。
  • 藜羹:象征着简朴与清贫,反映了对物质生活的淡泊。
  • 无尽灯:象征着家庭的精神传承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藜羹”象征什么? A. 富贵生活
    B. 清贫与简朴
    C. 奢华享受
    答案:B

  2. “皎皎初心质天地”意为: A. 追求名利
    B. 内心纯净如天地
    C. 生活繁华
    答案:B

  3. 诗人希望后代: A. 追求财富
    B. 不要厌倦清贫生活
    C. 追求名声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王维《相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相思》相比,陆游的《平昔》更注重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与对家庭的叮嘱,而王维则更多表现了对爱情的追忆与思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对生命的珍视与感悟。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