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题溧水任秀才垲殉难略后》
时间: 2025-01-01 15:34: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题溧水任秀才垲殉难略后
作者:宗婉 〔清代〕
气吐长虹,请看取书生义烈。
打叠起寻章摘句,操觚弄笔。
断指誓同南氏八,含豪肯效秦家七。
但章程十六列条条,言详悉。
矛耀水,戈排雪。
团义勇,招英杰。
向万人头上,力歼馀孽。
创重浑忘身中炮,战酣弥觉肝横铁。
尽从容含笑入重泉,标忠节。
白话文翻译
气吐长虹,请看那书生的义气多么烈。
他在书卷中寻章摘句,操笔写作。
他誓言与南氏八义士同仇敌忾,甘愿效仿秦家七子。
然而章程条款十六条,言辞详尽。
矛矛的矛光映射水面,戈矛如雪般排开。
团结义勇,招募英杰。
直面万人之上,奋力消灭余孽。
创造重大的事业,忘却身处险境的炮火,
在战斗的酣畅中感受到血液横流的铁意。
他尽管含笑走入重泉,彰显了忠义的节操。
注释
- 气吐长虹:形容气势如虹,壮丽而豪迈。
- 书生义烈:书生的义气和热血。
- 操觚弄笔:操控笔墨,写作作诗。
- 断指誓同南氏八:南氏八指的是南宋的义士,象征着英勇和忠诚。
- 秦家七:指古代秦国的七位忠烈之士,象征着忠义。
- 矛耀水,戈排雪:形容作战时的景象,矛光似水,戈矛如雪。
- 重泉:比喻忠义的精神,象征着高尚的品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宗婉,清代女诗人,以才情闻名。她的诗作多表现对国家、民族的忠诚,以及对英雄气概的赞美。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朝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以书生的身份,表达对忠义和英勇的追求,呼唤人们团结一心,抵抗外敌。
诗歌鉴赏
《满江红 题溧水任秀才垲殉难略后》是一首激情澎湃、极具爱国情怀的诗作。诗中通过书生义烈的形象,展现了对忠义精神的向往与追求。作者用“气吐长虹”来形容书生的壮志,开篇即气势磅礴,令人振奋。诗的中段提到“断指誓同南氏八”,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令人感受到浓厚的忠义情怀。
全诗在修辞上巧妙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如“矛耀水,戈排雪”,生动描绘了战斗的场景,展现了勇士们的气概。诗人不仅仅在呼吁团结与勇敢,更是在传达一种“为国为民”的责任感,激励人们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捍卫正义。
最后一句“尽从容含笑入重泉,标忠节”,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彰显了一种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这种坚定的信念和忠诚的品德,无疑是时代赋予诗人最深的情感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气吐长虹:形容书生气概恢宏,仿佛长虹吐出。
- 请看取书生义烈:呼唤人们关注书生的壮志和热情。
- 打叠起寻章摘句:表现书生勤奋好学,喜欢吟诗作对。
- 断指誓同南氏八:表明对忠义的誓言,与南宋的义士并肩作战。
- 含豪肯效秦家七:愿意效仿历史英雄,展现豪情壮志。
- 但章程十六列条条,言详悉:尽管有严格的法则,但仍要义无反顾。
- 矛耀水,戈排雪:形象描绘出战斗的场景,气势如虹。
- 团义勇,招英杰:号召人们团结起来,齐心协力。
- 向万人头上,力歼馀孽:直面敌人,消灭残余势力。
- 创重浑忘身中炮,战酣弥觉肝横铁:在战斗中忘却危险,感受到战斗的激情。
- 尽从容含笑入重泉,标忠节:即使面临死亡,仍然微笑走向重泉,彰显忠诚与节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气吐长虹”,将气势比作长虹,增强了诗的气势。
- 排比:多处使用排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对仗:如“矛耀水,戈排雪”,对仗工整,富有音乐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忠诚勇敢为主题,展现了书生在国家危难时刻的坚定立场和英勇气概,强调了义士精神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虹:象征壮丽与宏伟,代表书生的理想。
- 书生:代表忠诚与正义的化身。
- 南氏八、秦家七:象征历史上的忠烈之士,传达对英雄的崇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气吐长虹”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 A. 书生的智力
- B. 书生的气概
- C. 书生的外貌
-
“断指誓同南氏八”中的“南氏八”指的是哪些人?
- A. 古代名将
- B. 南宋的义士
- C. 清朝的文人
-
诗中提到的“重泉”象征着什么?
- A. 财富
- B. 忠义
- C. 力量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满江红·写怀》by 岳飞
- 《浪淘沙·北戴河》by 赵紫阳
诗词对比:
- 岳飞的《满江红·写怀》同样表达了对国家的忠诚与对敌人的愤怒,展现了英雄气概。
- 宗婉的作品则更多地融入了书生的视角,表现了文人对忠义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中的历史人物与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