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渡扬子》
时间: 2025-01-01 15:52:4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渡扬子
作者: 沈岸登 〔清代〕
铁瓮城开,记三国孙郎曾霸。
依旧见清江几点,翠峰如画。
尽日盘涡轻燕掠,有时过雨垂虹跨。
看微茫葭菼划晴沙,风吹亚。
波万顷,惊涛泻。
舟两桨,中流打。
渐危矶路转,妙高台下。
隐隐树从京口断,纤纤月上瓜洲乍。
爱夜深灯火近扬州,征帆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渡过扬子江的情景,开头提到铁瓮城的历史,追忆三国时期孙权曾经在此地的霸业。如今,清江依然如昔,翠峰如画。整日里,轻盈的燕子在水面上掠过,有时雨后天晴,彩虹横跨江面。远处微微可见芦苇荡在阳光下的沙滩,风轻轻吹拂。波涛汹涌,江面起伏,船只在水中摇曳。逐渐地,险峻的礁石转弯,妙高台在视野中隐现。远处隐约可见京口的树木,纤细的月亮刚刚升起在瓜洲。夜深时分,扬州的灯火熠熠生辉,船帆也停了下来。
注释:
- 铁瓮城: 古代防御城池的名称,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
- 三国孙郎: 指三国时期的孙权,他是东吴的领导者。
- 清江: 指扬子江,清澈的江水。
- 葭菼: 指芦苇。
- 瓜洲: 古地名,位于扬子江边。
- 扬州: 古代名城,历史上是重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岸登,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诗多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展现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诗作描绘了渡扬子江的场景,表达了对历史的思索与对现实的感慨,展现了江南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 渡扬子》在形式上采用了词的结构,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风景的细致观察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通过“铁瓮城开”引入三国时期的历史,立刻给人一种沉重的历史感,接着描绘扬子江的美丽景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诗人对于历史的追忆与现实的珍视。江水、翠峰、燕子、彩虹等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卷。
诗中不仅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还有对历史的思考和情感的表达。尤其是“爱夜深灯火近扬州,征帆卸”一句,传达出诗人对扬州的深情以及对归宿的渴望。这种人文关怀和对自然的热爱,使整首诗充满了细腻的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铁瓮城开: 以城池的开阔引入,暗示历史的变迁。
- 记三国孙郎曾霸: 提及孙权,强调历史的辉煌与如今的对比。
- 依旧见清江几点,翠峰如画: 描写美丽的自然景色,显示出江南的秀丽。
- 尽日盘涡轻燕掠: 燕子在江面上飞掠,表现出灵动的自然。
- 有时过雨垂虹跨: 雨后彩虹的美景,象征希望与美好。
- 看微茫葭菼划晴沙: 远处的芦苇与沙滩,增添了自然的细腻感。
- 波万顷,惊涛泻: 强烈的波涛表现出自然的力量。
- 舟两桨,中流打: 描写船只在江中划行,体现出生活的气息。
- 渐危矶路转,妙高台下: 描绘险峻的地形与美丽的高台,形成对比。
- 隐隐树从京口断,纤纤月上瓜洲乍: 远方的树木与初升的月亮,展现宁静的夜景。
- 爱夜深灯火近扬州,征帆卸: 结束时的归属感与宁静,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翠峰如画”)、拟人(“轻燕掠”)、对仗(“波万顷,惊涛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与艺术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扬子江的美丽景色,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索和对现实生活的热爱,体现了一种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铁瓮城: 历史的象征,代表沧桑与变迁。
- 清江: 自然的象征,代表美丽的江南。
- 翠峰: 山的美丽,象征着静谧的自然。
- 燕子: 生命的象征,表现出活泼与灵动。
- 月亮: 寂静与思念的象征,增添了情感的层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铁瓮城开”中的“铁瓮城”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城池?
A. 唐代
B. 三国
C. 明代
答案: B -
诗中提到的“孙郎”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曹操
B. 刘备
C. 孙权
答案: C -
诗的最后一句“征帆卸”表示了什么情感?
A. 惆怅
B. 宁静
C. 急促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 by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 《江南好》 by 白居易
诗词对比:
比较沈岸登的《满江红 渡扬子》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历史感,但沈岸登更侧重于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珍视,而李白则表现出对自由与奔放的向往。
参考资料:
- 书目: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以上内容为《满江红 渡扬子》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