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颂 其一》

时间: 2025-01-07 23:22:32

鸡鸣丑,念佛起来懒开口。

上楼敲磬两三声,惊散飞禽方丈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鸡鸣丑,念佛起来懒开口。上楼敲磬两三声,惊散飞禽方丈后。

白话文翻译:

鸡叫时分,我懒得开口念佛。上楼敲响几声磬,惊起了方丈后飞散的鸟儿。

注释:

  • 鸡鸣丑:指鸡叫的时间,“丑”是地支之一,约指凌晨1点到3点。
  • 念佛:指诵念佛号或佛经的修行活动。
  • 懒开口:形容心中无欲,懒得说话。
  • 上楼敲磬:意指在寺庙中敲打磬音,通常是召唤僧众或宣示时间。
  • 惊散飞禽:指惊动了在院子里栖息的鸟儿,使它们飞散。
  • 方丈:佛寺的住持,此处也作为寺庙的代称。

典故解析:

“鸡鸣”在古代被视为清晨的象征,通常与修行、开始新的一天相关。而“方丈”指代寺庙的住持,代表着佛教的修行场所。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于佛教修行的向往和对世俗喧嚣的超然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释文准,宋代著名僧人,擅长诗词,作品多围绕佛教思想及修行生活。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一个佛教盛行的时代。诗人在清晨的静谧中,体验到一种超脱的宁静,从而表达出对佛教修行的领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佛教修行的沉浸。开头一句“鸡鸣丑”,直接点明了时间,带有一种生活的气息,给人以真实感。接着,诗人表达了在这个时刻,自己对于念佛的懒散态度,似乎在强调一种无欲无求的境界。然后,他上楼敲响磬声,声音的穿透力和清晰度使得周围的飞禽都被惊动,表现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状态。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既有对佛教修行的向往,又渗透着对自然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鸡鸣丑”:时间的提示,营造清晨的氛围。
    • “念佛起来懒开口”:表达出诗人对念佛的态度,显示出一种懒散与自在。
    • “上楼敲磬两三声”:敲磬的动作具有仪式感,增添了诗的层次。
    • “惊散飞禽方丈后”:描绘生动的自然场景,体现出人与自然的互动。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鸡鸣丑”与“上楼敲磬”,形成音韵的和谐。
    • 拟人:飞禽被形象化,生动体现出自然的灵动。
  • 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清晨宁静、佛教修行与自然和谐的思考,体现了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鸡鸣:象征清晨的来临,也暗示新生的开始。
  • 磬声:代表佛教的仪式感,具有召唤的意味。
  • 飞禽:象征自由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生灵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鸡鸣丑”中的“丑”指代哪个时间段?

    • A. 凌晨1-3点
    • B. 清晨5-7点
    • C. 晚上8-10点
    • D. 中午12-2点
  2. 诗中“懒开口”的意思是?

    • A. 不想说话
    • B. 听不见声音
    • C. 很生气
    • D. 太忙
  3. 敲磬的动作主要是为了?

    • A. 吵醒鸟儿
    • B. 吸引人们注意
    • C. 召唤僧众
    • D. 增加寺庙的热闹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然。
  • 王维《鹿柴》:描绘山水自然的宁静,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诗词对比

  • 释文准的《十二时颂》与王维的《鹿柴》:前者多描写佛教的修行生活,后者则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两者都体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感,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3. 《释文准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