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赞》

时间: 2025-01-01 14:38:10

九十七大人之相,百千亿微尘数身。

兜率长汀人不识,拌擞精神一欠伸。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布袋赞

作者: 释普济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九十七大人之相,
百千亿微尘数身。
兜率长汀人不识,
拌擞精神一欠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提到九十七位高僧的面容,像是亿万微尘般的身世。兜率天的长汀之地,众人却对这里的人毫不知晓。只不过在精神上稍微活动一下,便感到一丝轻松。


注释:

  • 九十七大人:指的是高僧或重要人物,象征着智慧与修行的成就。
  • 百千亿微尘数身:形容世间的身世如同微尘般无数,暗示着人生的渺小与复杂。
  • 兜率:兜率天,佛教中天界之一,象征着宁静与超脱。
  • 拌擞:表示精神的放松、舒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普济(公元1070年-1126年),宋代著名的禅宗高僧,精通佛理,广交朋友,著有多部佛教文献。其诗作常融入佛理,强调内心的修行与超凡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普济的修行时期,反映了他对人生、修行及超脱的思考,尤其是对虚无与实在的辩证关系。


诗歌鉴赏:

《布袋赞》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理,诗人通过对九十七位高人的描绘,展示了修行者的内心世界。这首诗的意象极具佛教色彩,蕴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首句通过“大人”来引入高僧形象,接着以“微尘”比喻人生的渺小与复杂,暗示着在茫茫人海中,每个人都是微不足道的存在。

第三句提到的兜率长汀则象征着一种理想的修行场所,然而人们却对这里的人毫无了解,反映出现实生活中的无知与浮躁。最后一句“拌擞精神一欠伸”,似乎在呼唤人们放下心中的负担,轻松面对生活的困扰。这种轻松的态度与佛教的超然思想相契合,传递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语意简练而富于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与修行的深刻理解,构建起一种超然的精神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九十七大人之相:这里提到的“大人”是指修行有成的高僧,象征智慧与启迪。
  2. 百千亿微尘数身:人生如尘埃般繁多,强调个体的渺小与无常。
  3. 兜率长汀人不识:表示理想的修行地却被人遗忘,反映出人们对真正的智慧与修行的无知。
  4. 拌擞精神一欠伸:表达了在繁忙生活中,偶尔的放松与轻松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微尘”,形象生动,突显其渺小。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高僧与世间的对比,表达了对修行与超脱的追求,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放松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大人:象征智慧与修行的完美化身。
  • 微尘:代表世间的纷繁复杂,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兜率长汀:象征理想的心灵归宿,追求精神的超脱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九十七大人”象征什么?

    • A. 平常人
    • B. 高僧
    • C. 王侯将相
  2. 填空题:诗中“百千亿微尘数身”表达了人生的____

  3. 判断题:兜率长汀是一个被人们熟知的地方。(对/错)


答案:

  1. B
  2. 渺小;复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无常歌》- 释普济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布袋赞》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均描绘了超然的境界,但《布袋赞》更强调人际间的无知与内心的修行,而《山居秋暝》则更多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释普济传》
  • 《佛教文化与中国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