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南徐秋阅宴诸将,代老人作)》
时间: 2025-01-01 11:55:0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南徐秋阅宴诸将,代老人作)
作者: 蔡戡 〔宋代〕
肃霜靡衰草,骤雨洗寒空。
刀弓斗力增劲,万马骤西风。
细看外围合阵,忽变横斜曲直,
妙在指麾中。
号令肃诸将,谈笑听元戎。
坐中客,休笑我,已衰翁。
十年重到,今日此会与谁同。
差把龙钟鹤发,来对虎头燕颔,
年少总英雄。
飞镞落金碗,酣醉吸长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场景,霜降后草木枯萎,急骤的雨水洗净了寒冷的天空。刀弓的力量在增强,万马随着西风奔腾。仔细观察周围的阵型,忽然间变换成横斜曲直,妙在指挥者的调度之中。号令肃静了众将,大家谈笑着听从元戎的指挥。坐在这里的客人们,别嘲笑我这个老者,已然衰老。经过十年的重聚,今天的聚会又与谁同在?头发花白、步履蹒跚的我,面对年轻英俊的将士们,心中感慨万千。年轻时总是英雄豪杰,而如今我已醉倒在金碗之中,尽情享受这长长的酒意。
注释
- 肃霜:清冷的霜气,象征秋天的来临。
- 靡衰草:草木开始衰败,表明自然的变化。
- 刀弓斗力增劲:刀和弓的使用让力量更加强大,表现出战斗的气势。
- 万马骤西风:众多马匹在西风中奔跑,暗示战斗的紧迫。
- 号令肃诸将:军中号令整齐,体现指挥的威严。
- 龙钟鹤发:形容年老体衰,头发如龙钟般花白。
- 虎头燕颔:比喻年轻将领的英雄气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蔡戡,字逸之,号秋崖,宋代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而豪放,常以战争、政治作为题材,表现出深厚的家国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天的阅兵宴会上,诗人以老人的身份代为作诗,表达了对年轻将领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年岁渐长、壮志未酬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通过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象,以及军队的斗志,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年轻将士的赞美。开头以“肃霜靡衰草”引入,给人一种肃杀的气氛,紧接着描绘了刀弓的力量与战马的奔腾,表现出战斗的紧迫感与豪情。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更替。
诗中反复提及的“号令”和“谈笑”,不仅体现出指挥者的威严,也表现出将士们的团结与骄傲。在感慨自己已衰老时,诗人用“龙钟鹤发”形象地表现了老态,而“年少总英雄”则是对年轻将领的崇敬与羡慕。最后以“飞镞落金碗,酣醉吸长虹”的豪放收尾,传达出一种洒脱与对生命的放纵,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肃霜靡衰草:描写秋天的肃杀气氛,草木开始凋零。
- 骤雨洗寒空:急雨冲刷寒冷的天空,象征着自然的变化。
- 刀弓斗力增劲:强调战斗的气势和将士们的力量。
- 万马骤西风:众多战马随风而动,表现出战斗的紧迫感。
- 细看外围合阵:观察周围的阵型,变化多端。
- 忽变横斜曲直:形容阵型的灵活变换。
- 妙在指麾中:指挥者的调度让变化显得妙趣横生。
- 号令肃诸将:军中号令整齐,显现出指挥的权威。
- 谈笑听元戎:将士们在轻松愉快中听从指挥。
- 坐中客,休笑我,已衰翁:表达对自己年纪的自嘲。
- 十年重到:感叹时光荏苒,珍惜重聚的机会。
- 龙钟鹤发:形容年老的状态。
- 虎头燕颔:比喻年轻将领的英雄气概。
- 年少总英雄:对年轻人的羡慕与钦佩。
- 飞镞落金碗:形容战斗中箭矢落下,酒杯满盈。
- 酣醉吸长虹:畅饮美酒,享受生活的快意。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龙钟鹤发”比喻老态,生动形象。
- 对仗:上下句对称工整,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 拟人:阵型的变化被赋予了生命,表现出军事的灵活性。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年轻将士的赞美与对自身年华逝去的感慨,传达出一种家国情怀与壮志未酬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象征秋天的到来,暗示生命的无常。
- 刀弓:象征力量与勇气,体现战斗气势。
- 万马:象征团结与奋发向上的气氛。
- 龙钟鹤发:象征年老与衰退,表现诗人的自我认知。
- 金碗:象征享乐与豪放,表达对生活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年轻人的赞美
- B. 对衰老的感慨
- C. 对战争的描绘
- D. 以上皆是
-
“龙钟鹤发”形容什么?
- A. 年轻
- B. 衰老
- C. 英雄
- D. 强壮
-
下列哪个意象不出现在诗中?
- A. 严寒
- B. 金碗
- C. 万马
- D. 霜
答案:
- D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满江红》:岳飞的壮志豪情,表达对国家的热爱与忠诚。
- 《夜泊牛津》:李白的豪放,展现个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 蔡戡的《水调歌头》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虽然同为《水调歌头》,但蔡戡的作品更加注重对战争和将士的描绘,而苏轼则更多地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月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蔡戡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