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竹
作者: 罗隐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篱外清阴接药阑,
晓风交戛碧琅玕。
子猷死后知音少,
粉节霜筠谩岁寒。
白话文翻译:
篱笆外的清凉阴影与药台相接,
清晨的微风轻轻吹拂着碧绿的竹子。
子猷去世后,知音已经很少,
粉色的竹节和霜白的竹子在岁寒中相对无言。
注释:
- 篱外:篱笆外面。
- 清阴:清凉的阴影。
- 药阑:药台,通常用于放药或草药。
- 晓风:清晨的风。
- 碧琅玕:指碧绿的竹子,这里用“琅玕”形容竹子的美丽。
- 子猷:指的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个朋友,古时常用“子”字来称呼他人。
- 知音少:指知音、知心朋友少之意。
- 粉节霜筠:指粉色的竹节和霜白的竹子。
典故解析:
“子猷”指的是杜甫的朋友,也是唐代诗人,表明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对逝者的怀念。诗中提到的“知音”,则反映了古代对友情的珍视与对孤独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隐,字梦阮,号青原,晚唐时期著名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而受到后人喜爱。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感慨身边知音稀少,表现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逝者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竹》通过描绘竹子的形态和周遭环境,寄托了诗人对友人逝去的惋惜与孤独的情感。诗中开篇以“篱外清阴接药阑”引出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清新的风与碧绿的竹子相交融,生动呈现出竹子在晨风中的轻盈与灵动。接着,诗人将个人情感投射于竹子的象征意义,既有坚韧不拔的精神,也隐含着孤独与寒冷的感受。“子猷死后知音少”一句,直抒胸臆,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对知音少的无奈,深化了整体情感的厚度。最后,诗人以“粉节霜筠谩岁寒”作结,竹子在严寒中依然挺立,凸显出诗人内心的坚韧与对生命的冷静思考。这首诗以清丽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唐代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篱外清阴接药阑:描绘了篱笆外的竹子与药台相连的安静场景,暗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
- 晓风交戛碧琅玕:清晨的微风轻轻拂过,竹子的碧绿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动人。
- 子猷死后知音少:直白地表达对友人去世后的孤独感,知音难觅,情感真挚。
- 粉节霜筠谩岁寒:在寒冷的岁月中,竹子依然挺立,象征着坚忍不拔的志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子比作知音,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关系。
- 拟人:竹子在风中的舞动赋予其生命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达。
- 对仗:上下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体现了诗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在孤独与寒冷中的坚韧与不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象征着高洁、坚韧与孤傲,常作为友谊的象征。
- 晓风:代表着清新与希望,也暗含时光的流逝。
- 知音:象征着知心朋友,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珍贵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子猷”指的是谁?
- A. 杜甫
- B. 李白
- C. 王维
-
诗中提到的“粉节霜筠”意指什么?
- A. 药材
- B. 竹子
- C. 风景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怀念与孤独
- C. 愤怒
答案:
- A. 杜甫
- B. 竹子
- B. 怀念与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竹里馆》相比,罗隐的《竹》更加强调对友人的怀念和孤独感,而王维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融入与感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读》
- 相关文学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