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瞿昙腊月八,夜半走出山。
贼路羊肠曲,偷心虎背斑。
白话文翻译:
释迦牟尼佛在腊月初八的夜半走出了山中,
那条小路曲折狭窄,像羊肠一样,
而心中却暗藏着如猛虎般的贼心。
注释:
- 瞿昙:释迦牟尼佛的姓氏,意指释迦族。
- 腊月八:农历腊月初八,是佛教徒纪念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
- 贼路:指险恶的道路,比喻艰难的处境。
- 羊肠曲:形容小路弯曲狭窄。
- 偷心:暗指贼心,亦可引申为隐秘的欲望。
- 虎背斑:比喻凶险的事物,虎背上有斑点,暗示危险的存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如净,宋代高僧,致力于佛教的传播与研究。其作品多以佛教思想为核心,语言简练而意深。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个宗教氛围浓厚的时代,反映了佛教徒对释迦牟尼成道的敬仰,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思考。
诗歌鉴赏:
本诗以释迦牟尼佛的故事为引子,描绘了一种忧伤而又坚定的心情。开篇提到“腊月八”,这不仅是释迦成道的重要日子,也象征着新生和希望。夜半时分的出山,暗示了从困境中走出的勇气与决心。接下来的“贼路羊肠曲”则让人感受到人生道路的曲折与艰难,表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偷心虎背斑”则将内心的挣扎与外界的凶险进行了形象化的比喻,暗示着在追寻真理与内心平静的过程中,常常会面临内心的欲望与外界的诱惑。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对人生道路的感悟,以及在困境中保持信念的决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瞿昙腊月八:直接引入释迦牟尼佛,设定时间背景。
- 夜半走出山:暗示了某种重大的转变或启示。
- 贼路羊肠曲:比喻人生的艰难与复杂。
- 偷心虎背斑:表现内心的贪欲与外界的挑战。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小路比作“羊肠”,形象地表现出其艰难。
- 拟人:将“心”与“贼”相结合,表现内心的挣扎。
- 对仗:前后句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在追求真理与内心平和的过程中,面临的种种挑战与内心的斗争。通过对释迦牟尼佛出山的描绘,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启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瞿昙:佛教的象征,代表智慧与觉悟。
- 腊月:岁末,象征着结束与新生。
- 贼路:艰难的旅程,象征人生的困境。
- 羊肠:狭窄与曲折,暗示人生的不易。
- 虎背:凶险,象征潜在的威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瞿昙腊月八,夜半走出山。 这句中的“瞿昙”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孟子
- B. 释迦牟尼
- C. 老子
-
贼路羊肠曲中的“羊肠”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动物
- B. 曲折的小路
- C. 一种食物
-
偷心虎背斑中的“虎”象征着什么?
- A. 安全
- B. 凶险
- C. 快乐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进行对比,二者都表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思考,但前者更强调人生的变化,后者则更侧重于内心的挣扎与希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佛教文化与中国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