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柔橹无声坐钓鱼,浪花飞点翠罗裾。
空江日暮无来客,肠断三湘一纸书。
白话文翻译:
在宁静的湖面上,我静静地坐着钓鱼,柔软的船桨没有声音,波浪轻轻拍打着我的裙裾。傍晚时分,空荡荡的江面上没有来往的客人,心中思念的人在三湘之地,我只能用一纸书信来表达我的忧伤。
注释:
字词注释:
- 柔橹:柔软的船桨。
- 无声:没有声音,形容环境的宁静。
- 浪花:水波拍打时产生的花样。
- 翠罗裾:翠绿色的裙子,裾指裙子的边缘。
- 空江:空荡荡的江面。
- 日暮:傍晚,太阳下山的时候。
- 三湘:指湘江、资江、沅江,所在地区为今湖南省。
- 肠断:形容内心的痛苦和思念。
典故解析:
- 三湘:与湘水相关,常用来表达思乡之情,诗中提到的三湘地处南方,常代表了作者的故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汝弼,号石湖,晚号石湖居士,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著称,常常描写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他生活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作中流露出对家国的忧虑以及对乡土的眷恋。
创作背景: 《采莲》作于南宋时期,范成大在诗中通过描绘江边采莲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内心的孤独。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密切关系,诗人在动荡中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思念交织在一起。
诗歌鉴赏:
《采莲》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宁静的江边景象和作者内心的孤独。诗的开头“柔橹无声坐钓鱼”,给人一种恬静的画面,船上的人静坐,无声的船桨在水面轻轻划过,映衬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接着,“浪花飞点翠罗裾”,通过细微的描写,将自然与人的生活紧密结合,水波轻轻拍打着裙裾,仿佛在与自然对话。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转向了情感的深渊。“空江日暮无来客”,描绘了日落时分的萧条景象,江面空荡,似乎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寂寞。“肠断三湘一纸书”则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三湘之地是作者的故乡,思念之情愈发显得浓烈。整首诗通过平静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情感形成鲜明对比,深刻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柔橹无声坐钓鱼:以柔和的动作描绘出静谧的钓鱼情景,传达出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 浪花飞点翠罗裾:细致的描写水波与裙裾的相互作用,增强了诗的形象感。
- 空江日暮无来客:通过“空江”与“日暮”两者的结合,表达出孤独与寂寞的氛围。
- 肠断三湘一纸书:用“肠断”传达思念的痛苦,强调思乡之情的深沉。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的情感,如“浪花飞点”使水波似乎有生命。
- 对仗: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思乡与孤独展开,表现了在安静的环境中,作者内心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通过自然描写与情感表达的结合,诗歌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柔橹:象征着宁静与闲适。
- 浪花:代表着自然的美与生活的细腻。
- 空江:象征孤独和寂寞的心境。
- 三湘:作为思乡的象征,承载着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感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采莲》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范成大
C. 杜甫 -
诗中提到的“三湘”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广东省
B. 湖南省
C. 江苏省 -
“肠断”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思念与痛苦
C. 生气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诗人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借助夜空的孤独感来增强思乡之情。李白的《静夜思》则通过月光与床前的影子,体现了对故乡的悠远思念。两者与《采莲》相似,均使用自然景象来反映内心情感,体现了古代诗人共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宋代诗人范成大研究》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