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送欧阳衮归闽中
作者: 项斯 〔唐代〕
原文展示:
秦城几年住,犹著故乡衣。
失意时相识,成名后独归。
海秋蛮树黑,岭夜瘴禽飞。
为学心难满,知君更掩扉。
白话文翻译:
在秦城住了几年,依然穿着故乡的衣服。
当年失意时与你相识,如今成名后却独自回去。
海边的秋天,蛮树显得更加苍黑,山岭的夜晚,瘴气中的鸟儿飞翔。
为了求学,心中难以满足,知道你也因此而掩上了门扉。
注释:
- 秦城: 指长安,唐代的都城。
- 故乡衣: 指故乡的衣服,象征对故乡的思念和依恋。
- 失意: 指失意时的生活状态。
- 成名: 指在事业上取得成就。
- 海秋: 指海边的秋天。
- 蛮树: 指生长在南方的树木。
- 瘴禽: 指在瘴气环境中栖息的鸟,象征艰苦的生活条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项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清新,常表现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眷恋。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送别朋友欧阳衮归乡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和对自己处境的感慨。诗人在秦城生活多年,却依然心系故乡,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恋。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友人欧阳衮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开头两句,诗人提到在秦城多年,仍然穿着故乡的衣服,这不仅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也暗示了他对身份变迁的无奈与坚持。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回忆起与欧阳衮相识的时光,强调了在失意时的相知相交,而如今他成名后却只能独自归去,突显了人际关系的复杂和人生的无常。
后面两句描绘了海秋的景象和岭夜的鸟鸣,营造出一种忧郁而又苍凉的氛围。海边的蛮树和瘴气中的鸟,象征着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学业的追求。最后一句“知君更掩扉”,则是对友人心境的理解与共鸣,表现了对彼此境遇的感叹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示了唐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秦城几年住: 反映了诗人在长安的生活时光,暗示了对城市生活的依恋与无奈。
- 犹著故乡衣: 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衣物作为身份的象征,体现出根深蒂固的乡愁。
- 失意时相识: 提到了与欧阳衮的相识是在艰难时刻,增强了友谊的珍贵感。
- 成名后独归: 体现出成就与孤独的对立,反映出人生的起伏。
- 海秋蛮树黑: 描述秋天的海边景象,意象中渗透着一种凄凉的美感。
- 岭夜瘴禽飞: 夜晚的萧瑟与生存的困难交织在一起,给人以沉重感。
- 为学心难满: 表达了对学业的不满足,体现出求知的渴望。
- 知君更掩扉: 通过对朋友的理解,展示了彼此的内心孤独。
-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 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内心感受,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体现了人生的孤独与不易,以及对故乡的深情厚谊。
意象分析:
- 故乡衣: 象征着归属感和对故乡的思恋。
- 蛮树: 代表南方的自然景观,暗示异乡的生疏与不适。
- 瘴禽: 反映出生存环境的艰苦,象征着对生活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秦城”指的是哪个城市?
- A. 洛阳
- B. 长安
- C. 南京
- D. 成都
-
诗人在失意时与谁相识?
- A. 欧阳衮
- B. 李白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的最后一句“知君更掩扉”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友人的祝福
- B. 对孤独的理解
- C. 对未来的希望
- D. 对故乡的思念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感伤。
- 《赠汪伦》 by 李白:展现了友谊与离愁。
诗词对比:
- 项斯的《送欧阳衮归闽中》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人生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后者则强调了壮阔的自然景观和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词典》
- 《唐代诗人研究》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