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闰三月二日发船广州来归亭下之官宪台
诸人政坐爱闲游,
天遣南游天尽头。
到得广州天尽处,
方教回首向韶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群人坐在一起,享受轻松的游玩,他们在南方游玩,仿佛到了天的尽头。等他们到达广州这个天的尽头时,才想到要回过头去看韶州。
注释
- 政坐:指的是众人坐在一处,享受轻松的时光。
- 天遣:老天安排,天意使然。
- 南游:指向南方游玩,寓意远行。
- 天尽处:形容广州作为南方的极点,似乎是天的尽头。
- 韶州:指的是广东省韶关市,诗人通过回首向韶州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阮亭,晚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语言通俗易懂。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表现了诗人在发船返回广州的过程中,感受到的闲适与游玩的乐趣,也反映了他对故乡韶州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一起游玩的情景。开头的“诸人政坐爱闲游”,暗示了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闲暇时光的珍惜。接着“天遣南游天尽头”,则把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自然界,体现出一种豁达的胸怀。
接下来的“到得广州天尽处”,诗人将广州视作南方的极点,象征着他所追求的生活理想。最后“方教回首向韶州”一语,既是对故乡的回望,也是对人生旅途的感慨,揭示出在游历的过程中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过往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诸人政坐爱闲游”:众人坐在一起,享受轻松的游玩生活,表现出一种惬意的状态。
- “天遣南游天尽头”:老天安排他们向南游玩,仿佛达到了天的尽头,描绘出一种无尽的悠远感。
- “到得广州天尽处”:到达广州这个南方的极点,表明了行程的终点和目标。
- “方教回首向韶州”:到达终点后,才想起要回望故乡韶州,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闲游”与“南游”,形成了对称的艺术效果。
- 意象:诗中通过“天尽头”来暗示广阔的自然和人生的极限。
- 隐喻:广州被比作南方的尽头,象征着一种极致的追求与人生态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游玩的乐趣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意象分析
- 闲游:象征着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 南游:代表着探索与追寻,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天尽处:象征着一种极限与归宿,表达了对人生终点的思考。
- 韶州:故乡的象征,反映了对根源与亲情的依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韶州”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广东省
B. 广西省
C. 福建省 -
“天遣”在文中表达的意思是: A. 天空的安排
B. 天气的变化
C. 天神的指引 -
全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失落
B. 怀念与自由
C. 愤怒
答案:
- A. 广东省
- A. 天空的安排
- B. 怀念与自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杨万里的这首诗更多地强调了对生活的悠闲态度与对故乡的思念,而李白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壮丽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两者在主题上虽有相似之处,但在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上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
- 《杨万里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