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龙回》

时间: 2025-01-17 09:27:58

大熟虚成喜,微生亦可嗟。

禾头已生耳,雨脚尚如麻。

顷者宫收米,精於玊绝瑕。

四山云又合,柰尔老农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龙回
杨万里〔宋代〕
大熟虚成喜,微生亦可嗟。
禾头已生耳,雨脚尚如麻。
顷者宫收米,精於玊绝瑕。
四山云又合,柰尔老农家。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丰收的喜悦是虚幻的,微小的生长也令人感叹。
稻穗已经长出穗头,然而雨水却如同麻线一样细密地降落。
不久前,宫中收获的米,精致如同玉石没有瑕疵。
四周的山云又聚集在一起,老农家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注释:

字词注释:

  1. 大熟:丰收的状态。
  2. 虚成喜:丰收的喜悦只是表面上的,可能并不真实。
  3. 禾头已生耳:稻穗上已经长出了穗耳。
  4. 雨脚尚如麻:雨水细密如麻,形容降雨的状态。
  5. 宫收米:指的是官府或宫廷收米。
  6. 精於玊绝瑕:形容米粒精致,没有瑕疵。
  7. 四山云又合:四周的云又汇集在一起。
  8. 柰尔:表示“如何”或“怎样”。

典故解析:
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而是通过对农作物生长和收成的描绘,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的现状与农民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山水诗和田园诗闻名,擅长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自然和生活的美。杨万里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带有生活的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农耕社会,农民的生活与自然息息相关。在当时,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础,诗中通过对稻田生长和气候变化的描写,反映了农民对自然的感知与对丰收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农作物生长的过程,以及农民在丰收与自然变化中的心情。开头两句以“丰收的喜悦”与“微小的生长”形成对比,揭示了自然的复杂性与丰收的虚幻。第三句提到“宫收米”,让人联想到官府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收获的掌控,暗示着社会的不平等。最后两句则以“云又合”结束,给人一种循环往复的感觉,仿佛在说农民的辛苦与期盼总是与自然密切相关。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杨万里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也反映了当时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大熟虚成喜:丰收的状态带来的喜悦可能是虚假的,反映了作者对表面繁荣的怀疑。
  2. 微生亦可嗟:即使是微小的生长也值得感叹,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敏感与思考。
  3. 禾头已生耳:稻穗长出穗耳,象征着生长的希望。
  4. 雨脚尚如麻:细密的雨水象征着自然对生长的影响,暗示着丰收的关键在于气候。
  5. 顷者宫收米:提到官府的收成,暗示着农民与权力之间的关系。
  6. 精於玊绝瑕:形容米的品质,体现了对劳动成果的珍视。
  7. 四山云又合:自然的变化,暗示着农业生产的周期性。
  8. 柰尔老农家:让人思考农民的处境,回归到人们对生活的关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水比作“麻”,形象地描绘出雨的细腻。
  • 对仗:首句与次句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通过自然现象传达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丰收以及人类劳动的描写,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细腻与复杂,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禾头:象征着希望与生长。
  2. 雨脚:象征自然的滋养与变化。
  3. :代表着丰收与劳动的成果。
  4. 四山云:象征着自然的循环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禾头已生耳”是指什么?
    A. 稻谷长出穗耳
    B. 稻田被水淹
    C. 农民在田里工作

  2. 诗人对丰收的看法是什么?
    A. 真实的喜悦
    B. 虚幻的喜悦
    C. 不关心丰收

  3. “雨脚尚如麻”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雨水的细密
    B. 风的强劲
    C. 土地的肥沃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春晓》 - 孟浩然
  2. 《静夜思》 - 李白
  3. 《田园乐》 - 陆游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杨万里的《宿龙回》更关注自然与农业的关系,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个人情感与思乡之情。两者在意象和情感基调上各具特色,但都体现了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选》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杨万里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