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林武博二首》
时间: 2025-01-06 04:21: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林武博二首
郭令科名翁冠绝,
董生制策子蝉联。
向来景行珠林老,
末后冰衔玉局仙。
食肉恨公非燕颔,
冲霄从古要鸢肩。
可怜閒袖功名手,
仅驾朱轮楚泽边。
白话文翻译:
第一首:
郭令科名的父亲在科举中名声显赫,
董生策划的文章在科举中名列前茅。
往昔的德行如同珠林般辉煌,
如今却如同冰封的仙境。
他恨不得能有燕子的口才,
要飞翔就得有老鹰的翅膀。
可怜那闲散的手中只握有功名,
只能在楚泽旁驾着朱轮。
注释:
- 郭令科:指郭姓的科举名人。
- 董生:指董姓的秀才或进士。
- 景行:指德行高尚。
- 珠林:形容人与人之间如同珠子般的辉煌与珍贵。
- 冰衔玉局:比喻境遇的冷清与高洁。
- 食肉恨公:指对他人才能的嫉妒。
- 燕颔:指燕子般灵巧的口才。
- 鸢肩:比喻要有雄鹰般的能力才能冲天而起。
- 朱轮:古代豪华车的轮子。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燕颔”与“鸢肩”分别象征着灵巧与力量,反映出诗人对能力和才华的渴望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宋代著名诗人,字梦得,号景阳,原籍山西,是一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诗人,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
创作背景:此诗为挽歌,似乎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叫林武博的人,表达对其生前成就的缅怀与对未来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挽歌的形式,表达了对林武博的追悼与怀念。开篇通过对郭令科名与董生策划的赞美,展现了二位历史人物的卓越成就,借此反衬出林武博的崇高地位与德行。接着,诗人用“珠林老”与“冰衔玉局”描绘出人生的变迁,曾经辉煌的景象如今却似乎难以再现,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食肉恨公非燕颔”表现出对自身才华与他人成功的羡慕与嫉妒,表达了对社会竞争的无奈。最后一句“仅驾朱轮楚泽边”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名利的思考,虽然有些成就,但终究无法超越那些真正的高手。整首诗在沉痛之余,也流露出思考人生与追求的哲理,让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悲哀。
诗词解析:
逐句分析:
- 郭令科名翁冠绝:在赞美郭令科名的同时,暗示社会对成功人士的崇拜。
- 董生制策子蝉联:董生的成就代表了考试中的优秀,表现出对知识的尊重。
- 向来景行珠林老:昔日的德行已如珠林般珍贵,但岁月不再。
- 末后冰衔玉局仙:今生的荣华似乎被冰封,象征着世事的无常。
- 食肉恨公非燕颔:表达对他人才能的嫉妒。
- 冲霄从古要鸢肩:强调要有力量和勇气才能成就伟业。
- 可怜閒袖功名手:对功名的无奈与羡慕。
- 仅驾朱轮楚泽边:最终的成就与理想间的落差。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冰衔玉局”比喻人生的冷清与孤寂。
- 对仗:如“食肉恨公非燕颔,冲霄从古要鸢肩”,形成了音韵的和谐与节奏感。
意象分析:
重要意象:
- 珠林:象征着珍贵的德行和成就。
- 冰:象征着冷清、孤独的境遇。
- 燕:象征着灵巧的才华。
- 鸢:象征着勇气与力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郭令科”是指什么?
- A. 一位农民
- B. 一位科举名人
- C. 一位商人
-
“食肉恨公非燕颔”中的“燕”象征什么?
- A. 贫穷
- B. 灵巧的口才
- C. 高尚的品德
-
诗人使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 A. 拟人
- B. 比喻
- C. 对仗
答案:
- B
- B
- B、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
- 杜甫《登高》:反映了对人生沉浮的思考。
诗词对比: 在刘克庄的这首挽歌中,和杜甫的《登高》对比,刘克庄更侧重于对具体人物的追忆与功名的思考,而杜甫则更为沉重,关注国家与个人命运的交织。两者都反映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