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时间: 2025-01-04 09:37:29

逝波帝子魂何在,芳草王孙怨未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逝波帝子魂何在,芳草王孙怨未归。

白话文翻译

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已逝去的帝子魂魄的思念,以及对王孙的怨恨与不归。诗中隐含了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

注释

字词注释:

  • 逝波:指流逝的波浪,暗示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变化。
  • 帝子:古代传说中的人物,常指美丽的女子,这里可能指代心中难忘的故人。
  • 魂何在:意为魂魄何处,表达对已逝者的追问和思念。
  • 芳草:指春天的青草,寓意生机与希望,也可能暗示着不变的美好。
  • 王孙:王孙原指王室子弟,这里可理解为心中爱慕的人。
  • 怨未归:怨恨和惆怅之情,表达对未归之人的思念与无奈。

典故解析:

“帝子”与“王孙”都暗含古代文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失落与惆怅的情绪。相关的文化背景中,帝子常被视为美丽的象征,而王孙则与高贵和离别挂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师道,字季和,号景澄,宋代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擅长五言律诗与古体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融入个人生活与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之时。诗人以个人的失落与对逝去美好事物的追忆为主题,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全诗通过“逝波”和“芳草”两个意象,巧妙地结合了时间的流逝与对过往的怀念。开头提到的“逝波”,不仅暗示了时间的无情流逝,也使人联想到人生的短暂与脆弱。接着“帝子魂何在”的提问,彰显了对已逝者的思念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这种情感在接下来的“芳草王孙怨未归”中得以延续,王孙的“怨”字更是增添了情感的深度,表现了对未归故人的无尽思念与怨恨。

诗歌的情感基调在这两句中显得既柔情又悲凉,既有对生命流逝的无奈,又有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惋惜。刘师道通过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成功地传达了这种复杂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逝波帝子魂何在:通过“逝波”引入时间的流逝,提及“帝子”则表明对美好往昔的追忆,最后以“魂何在”的疑问,凸显了对逝去事物的思念与惋惜。
  2. 芳草王孙怨未归:在“芳草”的映衬下,诗人表露出对王孙的深切思念,暗含着一种离别的怨恨和不归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逝波”比作时间的流逝,隐喻生命的短暂。
  • 拟人:通过“怨未归”赋予草和人以情感,使情感表达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去美好的追忆,对未归故人的思念,以及对时间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艺术表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逝波: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帝子:代表美好的回忆与失去的爱。
  • 芳草:象征生机与希望,但又带有离别的惆怅。
  • 王孙:暗喻对爱的思念与怨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逝波”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时间的流逝
    • B. 美好的回忆
    • C. 个人的情感
    • D. 生活的希望
  2. “王孙”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 A. 失去的爱情
    • B. 高贵与荣耀
    • C. 离别与思念
    • D. 自然的美好

答案:

  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by 白居易:同样表达了对爱与失去的感慨。
  • 《静夜思》by 李白: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

诗词对比:

刘师道的《句》与白居易的《长恨歌》都涉及失去与思念的主题,但前者更侧重于时间的流逝与个人的内心感受,而后者则是对爱情的深刻描绘和历史的反思。两者在情感的表达上各具特色,展现了各自的艺术风格与思想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适合对比与学习。
  • 《古诗鉴赏辞典》:提供古诗词的鉴赏与解析,帮助读者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