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浦未伤春草碧,北山仍愧晓猿惊。
白话文翻译:
南边的水边,春天的草还未受到伤害,依然青翠;而北边的山上,晨曦中传来的猿啼,让我感到愧疚。
注释:
- 南浦:指南方的水边,常作为春天景象的代名词。
- 未伤:未曾受到伤害,此处指春草尚且生机盎然。
- 春草碧:春天的草色苍翠,体现了春天的生机。
- 北山:指北方的山,常常与悲凉、孤寂的情绪相联系。
- 愧:感到羞愧或不安。
- 晓猿惊:早晨时分,猿猴的叫声让人感到惊慌或震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师道,字德明,号阮籍,宋代诗人,擅长诗文,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的思考。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复杂的情感和景象。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时,诗人以南浦的春草和北山的猿鸣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慨与个人情感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南北自然景象的对比,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个人情感的冲突。诗歌的开头提到“南浦未伤春草碧”,描绘了春天的草地依然青翠,给人以生机盎然的感觉。南浦象征着温暖与希望,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与向往。然而,紧接着的“北山仍愧晓猿惊”则带来了一种深刻的对比,北山的猿鸣让诗人感到愧疚,暗示了内心的忧愁与不安。这里的猿鸣象征着孤独和悲伤,作为清晨的声音,唤起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南北对比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层次感。诗人在美丽的春光中,潜藏着一丝不安与愧疚,表现出对生命和自然的复杂感受。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作品更加生动和引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浦未伤春草碧: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南边的水边春草依旧青翠,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 北山仍愧晓猿惊:对比北边的山,晨曦中的猿鸣让诗人感到羞愧和惊慌,暗示着内心的孤独和思考。
修辞手法:
- 对比:南浦的春草与北山的猿鸣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意象:春草象征着生命的希望,而猿鸣则象征孤独的忧愁,形成强烈的情感反差。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对比,探讨了生命的美好与内心的忧愁,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浦:象征着希望与朝气。
- 春草:代表生命的复苏与美好。
- 北山:暗示孤独与悲凉。
- 晓猿:象征内心的忧伤与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南浦的春草代表了什么? A. 伤感
B. 生机
C. 寂寞
D. 冷漠 -
填空题:北山的猿鸣让诗人感到__。
-
判断题:这首诗的情感完全是积极向上的。(对/错)
答案:
- B
- 愧疚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国家的忧愁,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深切怀念。
- 王维《鹿柴》:同样表现了自然之美,但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歌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