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平羌江口江水清,
峨嵋山头山月明。
江楼望月人未寝,
肠断子规啼一声。
白话文翻译:
在平羌江的江口,江水清澈见底;
在峨嵋山的山顶,明月高悬。
我在江边的楼上望着明月,辗转难眠;
听到子规鸟悲鸣,心如刀绞。
注释:
字词注释:
- 平羌江:指的是江的名字,平羌江水清澈。
- 峨嵋山:位于四川,是著名的山岳之一。
- 江楼:江边的楼阁,适合观景。
- 子规:即杜鹃鸟,以其悲鸣闻名,常象征离别与哀愁。
- 肠断:形容心中悲伤至极,犹如肠子断裂。
典故解析:
- 子规啼:古人常用杜鹃的啼叫来表达思乡或离别的情绪,杜鹃鸣叫象征着离愁别绪,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觐,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游历至平羌江时,正值夜晚,月色明亮,诗人静坐江楼,思绪万千,触景生情,发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子规啼》是一首描绘夜晚江景的诗,诗中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开头两句描绘了清澈的江水和明亮的山月,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景图。诗人通过“江水清”和“山月明”两个形象,传达出一种清新、明亮的自然景象,令人心旷神怡。然而,接下来的两句却转向了个人的情感,诗人在江楼上望月,却因思念而无法入眠,内心的孤独和悲伤随着子规的啼鸣不断加深。诗中“肠断”二字更是将这种情感渲染得淋漓尽致,表现出深切的离愁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将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动荡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思念。月亮作为连接自然与人心的桥梁,既是美的象征,也引发了诗人的思乡情怀,体现出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羌江口江水清:描绘了清澈的江水,暗示着诗人心境的澄明与宁静。
- 峨嵋山头山月明:峨嵋山的明月,以山月相映成趣,增添了夜晚的静谧之美。
- 江楼望月人未寝:诗人身处江楼,望着明月,夜已深却无法入睡,表现出一种孤独与苦闷。
- 肠断子规啼一声:子规的啼鸣让诗人心如刀绞,再次强调了思乡之情的深切。
修辞手法:
- 对仗:第一、二句对仗工整,形式美感显著。
- 比喻:用“肠断”形容痛苦,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意象:江水、山月、子规等意象的运用,让诗歌富有层次感,情感更为真切。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美丽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怀念,反映出人生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时间的无情。
- 山月:象征着静谧与美好,同时也是孤独的伴随者。
- 子规:象征着离愁与哀伤,是思念的催化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平羌江口”指的是什么? A. 江水清澈
B. 山川秀美
C. 人声鼎沸
D. 夜色迷人 -
“肠断子规啼”中的“子规”指的是哪种鸟? A. 喜鹊
B. 杜鹃
C. 燕子
D. 鹰 -
诗人为何在江楼上无法入睡? A. 因为风大
B. 因为月亮太亮
C. 因为思念家乡
D. 因为朋友来访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通过月亮表达思乡之情,但李白的情感更为直接与强烈。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展现了更为丰富的情感层次,情感较为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