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渔歌子 画菊
作者: 赵友兰 〔清代〕
三径西风雁到迟。
半生傲骨与花期。
摹月影,写霜姿。
泼墨屏风画折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西风吹来,雁阵缓缓到达,显得有些迟缓。诗人感慨自己在漫长的生命中,既保留着傲骨,又与花的盛开有着相伴的时机。通过描摹月光的影子和写出霜降的姿态,表现出一种淡雅的美感。最后提到用泼墨的技法在屏风上绘制折枝菊花,展现出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和艺术追求。
注释:
字词注释:
- 三径: 指的是三条小路,常用来形容幽静的环境。
- 雁到迟: 指大雁迁徙的时间晚,暗示季节的变迁。
- 傲骨: 指人的高洁志节。
- 花期: 指花的盛开时期。
- 摹月影,写霜姿: 表达通过描绘月光和霜花,体现出自然的美。
- 泼墨: 指用墨水随意涂抹的技法,强调画作的生动。
- 折枝: 指摘下的枝条,常用来象征美好的事物。
典故解析:
- 西风: 在古诗中常常用来象征秋天的到来和生命的流逝。
- 菊花: 在中国文化中,菊花象征着高洁、坚韧,常常与隐士精神关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友兰,清代词人,以清雅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及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对自然美与个人情怀的追求,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和对生活哲学的思考。
诗歌鉴赏:
《渔歌子 画菊》是一首充满自然情趣和哲理思考的诗歌。开头的“西风”与“雁到迟”勾勒出了一幅秋意渐浓的画面,这种季节的变化既是外在环境的反映,也是内心情感的映射。诗人将自己的傲骨与花期并列,暗示人生的奋斗与追求,正如花期的短暂,人生亦需珍惜。
接着,诗人用“摹月影,写霜姿”展现了艺术创作的过程,月影与霜花的美丽形象,不仅体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理解。最后的“泼墨屏风画折枝”则是对艺术的直接表现,画菊这一行为不仅是对菊花的赞美,更是对生活的热爱与珍视。
整首诗风格清新,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又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和自我情感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径西风雁到迟: 诗的开头描写了一种萧瑟的秋意,西风吹来,雁阵慢慢到达,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气氛。
- 半生傲骨与花期: 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傲骨象征着高洁的志向,花期则暗示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 摹月影,写霜姿: 通过艺术创作,带出对自然之美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 泼墨屏风画折枝: 直接表现诗人对菊花的热爱,泼墨的手法也体现了其创作的随性与自由。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傲骨”与“花期”的对比,增添了诗的哲理性。
- 拟人: 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 诗中用语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秋季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艺术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风: 象征着秋天、生命的无常。
- 雁: 代表着季节的变迁和离别。
- 菊花: 象征高洁与坚韧,反映诗人的品格和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西风”象征什么? A. 春天 B. 秋天 C. 夏天
-
“傲骨”在诗中代表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高洁的志向 C. 物质的追求
-
最后一句“泼墨屏风画折枝”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热爱? A. 书法 B. 画菊 C. 写诗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渔歌子 画菊》比较,前者通过对月的描绘表达思乡之情,而后者则通过菊花表达对生命与艺术的思考,二者在情感的深度与表现手法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李白与他的诗歌艺术》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