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闻雨》

时间: 2024-09-19 21:59:18

海风吹屋乱疏更,花结灯昏背短檠。

暑避新凉和有渐,酒扶孤梦未曾成。

满帘都作芭蕉响,四壁时兼络纬声。

晓起茅檐落馀滴,炉香痴从不妨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夜闻雨
作者: 郑刚中 〔宋代〕

海风吹屋乱疏更,
花结灯昏背短檠。
暑避新凉和有渐,
酒扶孤梦未曾成。
满帘都作芭蕉响,
四壁时兼络纬声。
晓起茅檐落馀滴,
炉香痴从不妨清。


白话文翻译:

海风吹动屋顶,响声凌乱,稀疏的竹子在风中摇曳;
花影晃动,灯光昏暗,短短的灯笼在背影中摇曳。
暑气渐渐退去,新的凉意逐渐渗透,
酒意扶持着我孤独的梦境,却始终未能实现。
窗帘上满是雨声,像芭蕉叶在雨中敲打;
四壁间偶尔传来蝉鸣声。
清晨我从茅草屋檐下醒来,听到雨滴落下的余音,
炉中香烟缭绕,痴迷于此,也不觉得清晨的宁静有何妨碍。


注释:

  • 疏更:指竹子摇曳的声音,形容屋顶的声音杂乱。
  • 花结灯昏:灯光微弱,花影搅动的情景。
  • 暑避新凉:炎热的天气渐渐被新凉的气息所替代。
  • 酒扶孤梦:饮酒助长孤独的梦境。
  • 满帘:窗帘上满是雨声。
  • 络纬声:夜间常听到的蝉鸣声。

典故解析:

本诗未直接引用典故,但表达的情感和意象如“孤梦”、“酒”、“雨声”等在古诗中有悠久的传统,常用于抒发孤独、思乡等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刚中,字子明,号维贞,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其作品多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秋夜,诗人独自在家,听雨声,感受到秋夜的凉意和孤独,借此表达内心的情感。


诗歌鉴赏:

《秋夜闻雨》是一首描绘秋夜雨景的诗,诗人在宁静的夜晚,听着雨声,感受着秋天的凉意,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清新的氛围。开篇即以“海风吹屋乱疏更”引入,描绘了秋夜的风声和屋顶的动静,渲染出一种自然的混沌感。接着“花结灯昏背短檠”,虽是描写灯光昏暗,却也透出一种孤独的情愫。

在“暑避新凉和有渐”中,诗人感叹炎热的夏季已去,凉爽的秋天正在渐渐袭来,表现了对季节更替的细腻感受。而“酒扶孤梦未曾成”则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酒虽能助梦,但梦却依旧孤独,暗示着内心深处的无奈与孤寂。

接下来的“满帘都作芭蕉响,四壁时兼络纬声”,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物和声音融入诗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最后的“晓起茅檐落馀滴,炉香痴从不妨清”,则在清晨的雨滴声中,带有一种淡淡的禅意,表现出对生活的淡然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热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海风吹屋乱疏更:海风吹来,屋顶的声音显得凌乱而稀疏,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
  2. 花结灯昏背短檠:灯光微弱,花影晃动,反映出夜晚的朦胧与孤独感。
  3. 暑避新凉和有渐:暑气逐渐消退,新的凉意悄然来临,表现出季节的变化。
  4. 酒扶孤梦未曾成:喝酒是为了扶持孤独的梦,但梦却始终未能实现,表现出内心的失落。
  5. 满帘都作芭蕉响:窗帘上的雨声如同芭蕉叶敲打的声音,增强了雨夜的氛围。
  6. 四壁时兼络纬声:四周墙壁间偶尔传来蝉鸣声,增添了夜的生动感。
  7. 晓起茅檐落馀滴:早晨从茅草屋檐下醒来,听到雨滴的余音,表现出清晨的宁静。
  8. 炉香痴从不妨清:炉中的香气缭绕,诗人沉醉其中,不觉得清晨的宁静有何妨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声比作芭蕉的声音,增强了诗的意境。
  • 拟人:通过“酒扶孤梦”表达了人的情感。
  • 对仗:如“满帘都作芭蕉响,四壁时兼络纬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秋夜中对自然的细腻感受和内心的孤独,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态度,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风:象征自然的力量与无常。
  • 雨声:代表孤独、思念与宁静。
  • 炉香:象征内心的宁静与修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秋夜闻雨》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郑刚中
    D. 白居易

  2. 诗中“酒扶孤梦未曾成”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酒的热爱
    B. 对孤独的无奈
    C. 对生活的满足
    D. 对梦的追求

  3. 诗中提到的“络纬声”指的是? A. 雨声
    B. 蝉鸣声
    C. 风声
    D. 鸟鸣声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夜泊牛津》 - 王维

诗词对比

  • 《秋夜闻雨》与《静夜思》:两首诗都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诗人的思绪,但《秋夜闻雨》更侧重于自然雨声的描写,而《静夜思》则更注重对乡愁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唐宋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