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申年封州自正旦雨至无宵不止》
时间: 2024-12-29 19:36: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壬申年封州自正旦雨至无宵不止
江风侵山云不乾,迎春送腊雨漫漫。
勾萌潜识化工意,泥淖莫嗟行路难。
闭衣定无元夜醉,拥衾如对九秋寒。
池塘烟草弄风日,此景当从晴后看。
白话文翻译:
在壬申年正月初一的封州,雨水从夜晚开始下个不停。
江风吹拂,山间的云层还没有散去,春天的来临伴随着绵绵细雨。
春天的萌芽潜藏着变化的工艺,泥泞的道路不必叹息行走的艰难。
我闭上衣服,注定在这个元宵夜无法醉酒,裹紧被子如同面对九月的寒冷。
池塘边的烟草在风日中摇曳,这样的景象还是要等到天晴之后再来看。
注释:
- 壬申年:指的是中国农历的一个年份,壬申是天干地支中的一种组合。
- 封州:古时地名,指现今的某个地方。
- 迎春送腊:指的是春天即将来临,腊月(冬天的最后一个月)即将过去。
- 勾萌:指春天的萌芽,春意的勃发。
- 泥淖:泥泞的路途。
- 闭衣:形容穿衣服紧闭,意指寒冷。
- 元夜:元宵节的夜晚。
- 九秋寒:比喻秋天时的寒冷,强调冬天的寒冷。
典故解析:
- 元夜: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团圆与欢乐,通常会有赏灯、猜灯谜等活动。
- 春天与腊月: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腊月则代表着寒冷与结束,两者的对比体现了季节的交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刚中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个人情感。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生活深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壬申年的正月初一,正值新旧交替之际,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寒冷天气的无奈,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气候变化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春雨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开头一句“江风侵山云不乾”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春雨的到来,江风与山云的交织,传达出一种湿润而清新的气息。接着“迎春送腊雨漫漫”,在对比中体现出季节的更替,春天的来临伴随着细雨,似乎在洗去冬天的寒冷。诗中“勾萌潜识化工意”一句,将自然景象与人类的创造力联系在一起,表现了春天的生命力和希望。而“泥淖莫嗟行路难”则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尽管环境艰难,但仍不愿抱怨,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结尾的“此景当从晴后看”则暗示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尽管眼下有困境,但相信阳光总会再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风侵山云不乾:描绘江风吹拂,山中的云层未能散去,营造出一种湿润的氛围。
- 迎春送腊雨漫漫:春天即将到来,但腊月的寒雨依旧持续,展现出季节交替的复杂性。
- 勾萌潜识化工意:春天的萌芽暗含着变化的潜力,表现了自然的灵动与创造力。
- 泥淖莫嗟行路难:面对泥泞的道路,不必怨叹行路的艰辛,体现出积极的心态。
- 闭衣定无元夜醉:因天气寒冷,无法在元宵夜畅饮,暗示一种孤独和无奈。
- 拥衾如对九秋寒:用被子抵御寒冷,感受到的是秋天的刺骨寒意。
- 池塘烟草弄风日:池塘中的烟草在阳光下摇曳,表达出生命的活力。
- 此景当从晴后看:最后一句暗示,待到天晴时再来看这样的景象,象征希望与美好。
修辞手法:
- 对比:春天与腊月的对比,表现季节更替的美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的情感,如“勾萌潜识”。
- 比喻:用“闭衣”与“拥衾”比喻寒冷的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自然变化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通过描绘春雨的到来,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尽管面临困境,依然保持积极的心态。诗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展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江风:象征自然的力量与变化。
- 春雨:象征希望与生命的重新开始。
- 泥淖:象征生活的艰难与挑战。
- 池塘烟草: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元夜”指的是哪个节日?
- A. 春节
- B. 端午节
- C. 元宵节
- D. 中秋节
-
“闭衣定无元夜醉”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无奈
- D. 愤怒
-
本诗描绘的主要季节是?
- A. 冬季
- B. 春季
- C. 秋季
- D. 夏季
答案:
- C. 元宵节
- C. 无奈
- B. 春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晓》:描绘春天的美好,充满生机,与本诗中对春雨的细腻观察形成对比。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同样表达对春天的期待,但更侧重于春天的美丽景象。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古诗文阅读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