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尚书画射虎图歌》
时间: 2025-01-19 10:06: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李尚书画射虎图歌
独孤及 〔唐代〕
饥虎呀呀立当路,万夫震恐百兽怒。
彤弓金镞当者谁,鸣鞭飞控流星驰。
居然画中见真态,若务除恶不顾私。
时和年丰五兵已,白额未诛壮士耻。
分铢远迩悬彀中,不中不发思全功。
舍矢如破石可裂,应弦尽敌山为空。
杀气满堂观者骇,飒若崖谷生长风。
精微入神在毫末,作缋造物可同功。
方叔秉钺受命新,丹青起予气益振,
底绥静难巧可拟,嗟叹不足声成文。
他时代天育万物,亦以此道安斯民。
白话文翻译:
饥饿的老虎在路上咆哮,万众恐惧,百兽愤怒。
谁能用那彤色的弓和金色的箭射中它?鸣鞭声中,飞驰如流星般的箭矢。
果然在画中看到了真实的形态,如果为了消除恶害而不顾个人私利。
如今丰年五兵已备,但白额虎未曾被杀,壮士对此感到羞耻。
分开铢两远近,悬挂在弓弦上的箭矢,不射不中,心中渴望全功。
舍弃箭矢如同破石可裂,应声尽敌,仿佛山体为空。
观众满堂都被杀气所震慑,仿佛崖谷中生起的狂风。
微妙之处入神在毫末,绘制的技艺能与自然同功。
方叔秉持刀剑受命新,丹青之作使我气息更加振奋,
但安定与巧妙难以相拟,叹息声不足以成文。
他时代天育万物,也以此道安抚百姓。
注释:
- 呀呀:形容虎的吼叫声。
- 彤弓金镞:指红色的弓和金色的箭矢,象征威力。
- 鸣鞭飞控:形容发射箭矢的迅猛。
- 白额:指白额虎,是一种猛兽,象征强敌。
- 分铢:分开铢两,表示精准的射击。
- 杀气满堂:形容气氛紧张,令人恐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独孤及,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豪放著称,常涉及战争、英雄等主题。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强盛之时,诗人通过描绘射虎图,表达对国家安全和个人英勇的关注。
诗歌鉴赏:
《和李尚书画射虎图歌》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射虎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英勇壮士的赞美与对恶势力的抗击。诗中饥虎的形象象征着社会中的恶势力,它的咆哮引发了万众的恐惧,同时也激发了壮士的斗志。诗人通过“彤弓金镞”来强调战斗的工具与勇气,展现了勇士们的决心与不屈不挠的精神。年丰五兵已备而“白额未诛”的对比,传达了诗人对未能铲除恶势力的遗憾与不满,体现了对社会安定的渴望。
在描写中,诗人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和拟人,使得画面生动鲜明,情感真挚。在这幅图景中,观众的紧张感与杀气弥漫,体现了社会动荡与个人责任感的深刻思考。最后,诗人对艺术的赞美,强调了绘画与现实之间的共鸣,表达了对治国理政的期望与对民生的关怀,使得整首诗在激昂中带有理性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饥虎呀呀立当路:生动描绘了老虎的威胁,象征社会中的恶势力。
- 万夫震恐百兽怒:众人恐惧,其他动物也愤怒,表现出普遍的恐慌。
- 彤弓金镞当者谁:询问谁能用强大的武器来对抗强敌。
- 鸣鞭飞控流星驰:形容箭矢如流星般飞速射出,展现出战斗的紧迫感。
- 居然画中见真态:画中的真实情境引发思考。
- 若务除恶不顾私:强调为公除恶的决心。
- 时和年丰五兵已:描述战争的准备充足,暗示社会的富裕。
- 白额未诛壮士耻:未能铲除恶势力是壮士的耻辱。
- 分铢远迩悬彀中:精准的射击是胜利的关键。
- 舍矢如破石可裂:舍弃箭矢的代价也很大。
- 杀气满堂观者骇:观众被战斗氛围震慑。
- 飒若崖谷生长风:形容气氛紧张如山谷中狂风。
- 精微入神在毫末:艺术的精细之处引人入胜。
- 作缋造物可同功:绘画的艺术能与现实同等效果。
- 方叔秉钺受命新:历史人物象征着正义之师。
- 丹青起予气益振:画作对诗人精神的激励。
- 底绥静难巧可拟:安定与巧妙的治理难以实现。
- 嗟叹不足声成文:对现状的不满无法用言语表达。
- 他时代天育万物:历史上,天赋予万物以生命。
- 亦以此道安斯民:强调治理之道是安抚民众的关键。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箭矢比喻成流星,增强动感。
- 拟人:老虎被赋予了情感,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如“舍矢如破石可裂”,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围绕勇士的使命感与对社会安定的渴望,表达了对恶势力的强烈反对以及对国家安宁的渴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饥虎:象征凶恶与威胁。
- 彤弓金镞:象征力量与勇气。
- 杀气:象征战争的紧迫感。
- 丹青:象征艺术的力量与影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饥虎”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和平
b) 恶势力
c) 友谊 -
“彤弓金镞”表示什么? a) 失败
b) 勇气和力量
c) 逃避 -
诗人对未能铲除恶势力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感到骄傲
b) 感到羞耻
c) 无所谓
答案:
- b) 恶势力
- b) 勇气和力量
- b) 感到羞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诗词对比:
- 对比《和李尚书画射虎图歌》与《登高》,两者都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但《登高》更侧重于个人的悲凉与忧愁,而《和李尚书画射虎图歌》则强调了对抗恶势力的决心与勇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全唐诗》
- 相关研究文献与分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