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寅岁朝发石塔寺》

时间: 2025-01-19 20:00:01

晓钟梦裹苦相呼,强裹乌纱照白须。

只有铜炉烧柏子,更无玉盏泻屠酥。

佛桑解吐四时艳,铁树还如九节蒲。

省得一朝疲造请,却教终日走长涂。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壬寅岁朝发石塔寺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晓钟梦裹苦相呼,
强裹乌纱照白须。
只有铜炉烧柏子,
更无玉盏泻屠酥。
佛桑解吐四时艳,
铁树还如九节蒲。
省得一朝疲造请,
却教终日走长涂。

白话文翻译:

在清晨的钟声中,我在梦中感受到苦痛的召唤;
强忍着疲惫,乌纱帽下的白发显得格外苍老。
这里只有铜炉在烧柏树的香料,
而没有玉盏来洒下丰腴的酥油。
佛桑树在四季中都显得色彩鲜艳,
而铁树依然像九节的蒲草。
省却了一整天的疲惫请安,
却让人整日走在漫长的道路上。

注释:

  • 晓钟: 清晨的钟声,指寺庙的钟声,常用于唤醒人们。
  • 乌纱: 指官帽,常用来象征官职或地位。
  • 铜炉: 指用铜制成的香炉,通常用来烧香。
  • 柏子: 柏树的种子,用于制作香料。
  • 玉盏: 指用玉制成的酒杯,象征奢华。
  • 屠酥: 肉的脂肪,常作为供奉的食品。
  • 佛桑: 佛教中的桑树,寓意吉祥和美好。
  • 铁树: 代表生命力旺盛的植物,形象生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以其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作品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壬寅年(公元1182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写佛寺的情景,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世事的无奈。

诗歌鉴赏:

此诗描绘了清晨在寺庙中发出的钟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苦痛与忧虑。从梦中被唤醒的状态开始,诗人表现出一种现实与梦境的交织,反映出对人生苦乐的思考。在描写寺庙的环境时,使用了铜炉与柏子香料的鲜明对比,彰显了物质与精神的冲突。诗人对奢华的“玉盏”与“屠酥”的缺乏感到失落,暗示了对物质生活的无奈和对精神寄托的渴望。

接下来的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的美好,佛桑和铁树的意象交替,展现出生命的坚韧与生机。最后两句则是对人生的感慨,虽然省去了繁琐的礼节,诗人却不得不在漫长的道路上行走,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无奈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晓钟梦裹苦相呼: 清晨的钟声唤醒了我在梦中的苦痛。
  2. 强裹乌纱照白须: 我强忍着疲惫,乌纱帽下白发显得苍老。
  3. 只有铜炉烧柏子: 这里只有铜炉在燃烧柏树的香。
  4. 更无玉盏泻屠酥: 没有玉盏来洒下丰腴的酥油。
  5. 佛桑解吐四时艳: 佛桑树四季中都显得色彩鲜艳。
  6. 铁树还如九节蒲: 铁树仍然像九节的蒲草。
  7. 省得一朝疲造请: 省去了一整天的疲惫请安,
  8. 却教终日走长涂: 却让我整日走在漫长的道路上。

修辞手法:

  • 对比: 铜炉与玉盏形成鲜明对比,强调物质的匮乏与精神的渴望。
  • 意象: 使用自然意象(佛桑、铁树)来反映内心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隐喻: 钟声、乌纱、铜炉等元素隐喻了人生的苦乐与无常。

主题思想: 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与精神寄托之间的矛盾,以及在繁忙和疲惫中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晓钟: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觉醒。
  • 乌纱: 代表地位与责任,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压迫感。
  • 铜炉与玉盏: 代表物质与精神的对立,暗示对奢华生活的向往。
  • 佛桑与铁树: 象征生命的美好与坚韧,传达出对自然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晓钟”指的是?
    A. 清晨的钟声
    B. 夜晚的钟声
    C. 祈祷的声音
    D. 读书的声音

  2. “铜炉烧柏子”中“柏子”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柏树的种子
    C. 一种食物
    D. 一种酒

  3. 诗中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物质的向往
    B. 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朋友的怀念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同样表现了自然与人生的关系。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春晓》与《壬寅岁朝发石塔寺》: 两首诗都涉及清晨的意象,前者侧重于自然的春意,后者则体现了内心的苦痛与思考。
  • 《静夜思》与《壬寅岁朝发石塔寺》: 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但《静夜思》更侧重于思乡之情,而《壬寅岁朝发石塔寺》则探讨了物质与精神的矛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集》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