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重过杨平森学兄旧居》
时间: 2025-01-19 13:25: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重过杨平森学兄旧居
作者: 陈永正
落日红残,悄经过荔湾荒宅。此处有百年华族,一朝冤魄。灯影鞭声闻叱咤,儿号女哭都沈寂。记湖边撮土奠君时,秋衫湿。思三载,同几席。忘年友,倾胸臆。况殷勤期许,我多惭色。沧海波翻风叶脱,夜台月坠云山黑。近雍门不敢抱琴来,神先泣。
白话文翻译
落日的余晖映红了天边,我悄悄经过荔湾的荒宅。这儿曾有百年华族,然而一朝之间却冤屈惨死。灯影摇曳,马鞭声响起,孩子们的哭声和女人的呼喊都已沉寂。我记得在湖边用土奠祭君时,秋天的衣衫都湿透了。思念已三年,仍然和你共坐几次。我们是忘年之交,倾诉了无尽的心事。可如今你对我的殷切期望,我却感到无比惭愧。大海波涛翻涌,风吹落了树叶,夜晚的月亮坠入了黑暗的云山。我近雍门,却不敢抱琴而来,心中难忍泪水。
注释
- 荔湾荒宅: 指的是一个荒凉的地方,可能与历史有关,暗示着过往的辉煌与沧桑。
- 冤魄: 指冤屈的灵魂。
- 灯影鞭声: 形容曾经热闹的场景,如今却显得落寞。
- 撮土奠君: 祭奠故人的仪式。
- 秋衫湿: 表达对故人的怀念与悲痛,感情真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永正,现代诗人,作品多涉及历史、深情的怀念与社会现实,风格独特,注重情感的细腻表达。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陈永正重访老友旧居之际,借古宅抒发对逝去时光与友人的思念,体现出一种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 重过杨平森学兄旧居》通过对逝去的时光和故友的回忆,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历史的思考。落日的余晖映红了天边,营造了一种沉重而又温暖的氛围,仿佛在提醒我们珍惜眼前。诗中提到的“百年华族”和“一朝冤魄”,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华族命运的思考。灯影和鞭声的描写,展现了曾经的繁华与现今的寂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人感慨。湖边的祭奠仪式更是增添了哀思,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怀念与惋惜。最后的“神先泣”则是情感的高潮,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伤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精练,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落日红残,悄经过荔湾荒宅。”: 描述夕阳余晖与过往的寂静,暗示历史遗留的痕迹。
- “此处有百年华族,一朝冤魄。”: 对历史的追溯,感到悲痛与无奈。
- “灯影鞭声闻叱咤,儿号女哭都沈寂。”: 反映昔日繁华与如今的寂静,形成强烈对比。
- “记湖边撮土奠君时,秋衫湿。”: 追忆与朋友的往事,情感深沉。
- “思三载,同几席。”: 表达思念之情与曾经的亲密关系。
- “况殷勤期许,我多惭色。”: 对朋友期许的内疚与自责。
- “沧海波翻风叶脱,夜台月坠云山黑。”: 描绘自然景象,象征人生的沉浮。
- “近雍门不敢抱琴来,神先泣。”: 无法再重拾往日的愉悦,感到深深的悲痛。
-
修辞手法:
- 比喻: “沧海波翻”象征人生的波折。
- 对仗: 诗中多处体现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追忆故人与历史,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无奈,体现了人对过往的深刻反思与情感的流露。
意象分析
- 落日: 象征时间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灯影: 代表过往的繁华与记忆。
- 湖边: 象征着思念与怀旧的场所。
- 秋衫: 代表着对往事的追忆与悲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荔湾荒宅”象征什么? A. 繁华的街道
B. 逝去的历史
C. 现代的建筑
D. 未来的希望 -
“记湖边撮土奠君时”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忘却
C. 怀念与悲痛
D. 无所谓
答案: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陈永正的《满江红》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表达对过往的怀念与人生的感慨,但李白的作品更显洒脱,陈永正则更显沉重与深思。
参考资料
- 《现代诗歌鉴赏》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现代文学史》
- 《诗词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