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陆象翁以梅配竹》
时间: 2025-01-04 07:49: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陆象翁以梅配竹
作者: 卫宗武 〔宋代〕
骈头始生为箨龙,森然而立列群玉。
琮琤有韵天籁鸣,蓊郁成阴云气簇。
楚楚少年来自河,猗猗君子瞻彼澳。
其帝曾致雏鵷来,其枝可留栖凤宿。
月香水影犹更奇,弹压春花千万属。
羞为西子事涂抹,喜作道韫淡妆束。
不居以驿路即溪桥,好傍岩腰与山腹。
谓宜作妃以相从,雅韵幽姿俱不俗。
此君何以待美人,翠帷重重富罗縠。
美人何以奉此君,碎玉明珠不论斛。
於中更有无价香,迥胜龙涎与麝馥。
此君挺特气不凡,美人窈窕姿尤淑。
执河者友秦大夫,不烦月老绳纡足。
且善为醪以合欢,味过蒲萄及醽醁。
梅之所见乃不然,谓恐为人所指目。
从来洁白不可溷,每鄙仙人华萼绿。
彼固无慊为丈夫,予宁屈体而雌伏。
不如仍作岁寒交,永为贞女甘幽独。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梅与竹的配合,开篇提到竹子如箨龙般生长,庞然大物,宛如群玉般矗立。竹子发出的清脆声响如同天籁之音,浓郁的绿意遮蔽天空,形成阴影。接着描绘了少年的清俊形象,他的风度如君子般高雅,仿佛在瞻望远方的港口。诗中提及的帝王曾经送来雏鵷,竹子枝头可供凤鸟栖息。月光下的香气和水影愈发奇妙,春花的美丽难以尽数。诗人则有些羞愧,不愿像西子那样被涂抹修饰,更愿意如道韫般清淡自然。诗人认为,竹子应当作妃子相伴,二者的雅韵和幽姿并不俗气。
然而,面对美人,竹子又该如何珍视?美人用碎玉明珠来奉上,香气更是无价,比龙涎和麝香更胜一筹。此君气质卓然,恰似美人姿态柔和。诗中提到执河的友人秦大夫,也不必烦恼月老的牵线。诗人建议,且用美酒来共酌,滋味胜过葡萄美酒。梅之所见却有所不同,担心被人指指点点。从古至今,洁白之物不可与污浊混为一谈,竹子虽不如仙人的华萼那样娇艳,但也不乏风采。诗人宁愿屈身于雌伏的状态,也不愿为丈夫所累,宁愿像岁寒之梅,永远保持贞女的甘于孤独。
注释:
- 骈头:竹子的生长状态,形似“箨龙”。
- 琮琤:形容竹子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
- 楚楚:形容少年形象清丽。
- 雏鵷:年轻的鸟,象征娇嫩和美好。
- 西子:指西施,古代美女,象征美丽的修饰。
- 道韫:指古代才女,代表清淡自然的美。
- 合欢:指一种酒,象征团聚与欢庆。
典故解析:
本诗中多次提及古代的美人和雅士,诸如西子和道韫,都是古代名人,象征着美丽与才华。诗中提及的“龙涎”和“麝馥”则是古代对香气的美誉,强调了香气的珍贵。竹子与梅的搭配,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卫宗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而闻名。
创作背景:诗作是在一个春天的午后,诗人与友人闲聊时产生的灵感,表达对梅与竹的赞美及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梅与竹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思考。诗的开篇以竹子为主角,生动地描绘了竹子的生长状态和其所发出的声音,仿佛让读者置身于生机勃勃的自然之中。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向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诗人以“少年来自河”作为引子,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诗中提及的美人与君子,既是对人性美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竹子和梅花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多处使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诗的节奏感强烈,情感真挚动人。尤其是最后几句,诗人宁愿选择孤独而保持自身的贞洁,表达了对自我价值的坚持与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骈头始生为箨龙:竹子开始生长,像龙一样繁茂。
- 森然而立列群玉:竹子挺拔而立,宛如一排的玉石。
- 琮琤有韵天籁鸣:竹子发出的声音宛如天籁之音,悦耳动听。
- 蓊郁成阴云气簇:竹影浓密,形成阴影,给人以清凉之感。
- ...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子比作龙,形象生动。
- 拟人:竹子和梅花被赋予了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对人际关系的反思,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坚持。诗人通过梅竹的搭配,隐喻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
意象分析:
- 梅:象征高洁与坚韧,常与孤独相联系。
- 竹:象征正直与节操,生长旺盛,富有生机。
- 美人:象征美丽与柔情,是诗人理想中伴侣的体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诗中提到的“西子”是指哪位古代美女?
A. 王嫱
B. 西施
C. 甄氏
答案:B -
填空题:
诗中提到“琮琤有韵天籁鸣”,这里的“琮琤”形容的是_____。
答案:竹子的声音。 -
判断题:
诗人认为梅和竹的搭配是不俗的。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梅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卫宗武的《和陆象翁以梅配竹》与李白的《将进酒》在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上有共通之处,但前者更加细腻内敛,而后者则豪放奔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