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 和费清湖永平见寄二阕 其二十三
作者: 夏言 〔明代〕
归来几度望燕山。白日红云缥缈间。自怜倦鸟合知还。葛水有谁同上下,云岩先已得跻攀。酒杯何日对开颜。
白话文翻译:
归来时,多少次望向燕山?白日和红云在空中缥缈交织。我自己怜惜这疲惫的鸟儿,难道它也知道何时才能归来?葛水之畔,谁能与我一同攀登?云岩之上,早已有人得到了这份荣誉。酒杯何时才能对着彼此欢笑开颜?
注释:
- 燕山:指燕山山脉,位于中国北方,是名山之一。
- 倦鸟:形容疲惫的鸟,象征游子的心情。
- 葛水:葛水是一条河流,可能象征着归途或流连的地方。
- 云岩:指高山上的云雾,象征着高远的境界。
- 酒杯:象征着朋友间的相聚与欢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言(1482年-1559年),明代诗人,字子长,号梅溪,浙江人。他一生仕途坎坷,曾任翰林院修撰,深受文人推崇,作品多以抒怀见长,风格清新流畅。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诗人归乡后常常怀念昔日的友人,心中充满了对往日欢乐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相聚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通过对燕山的景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思念。开篇“归来几度望燕山”,既是对山水的赞美,也是对归来的感慨。白日与红云的交织,营造出一种美丽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自怜倦鸟合知还”,将自我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表现出游子在外漂泊的孤独与疲惫。葛水和云岩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友人的渴望与对理想境界的追寻。最后一句“酒杯何日对开颜”,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与期盼,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希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抒情能力,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归来几度望燕山”:诗人归来后多次眺望燕山,说明内心对故乡的思念。
- “白日红云缥缈间”:描绘了景色的美丽,形成了一种梦幻的意境。
- “自怜倦鸟合知还”:用倦鸟比喻自己,表达了归来的无奈和孤独。
- “葛水有谁同上下”:疑问句,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与渴望。
- “云岩先已得跻攀”:暗示有人已取得成功,感到一丝羡慕。
- “酒杯何日对开颜”:期待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倦鸟”比喻游子的心情,生动形象。
- 对仗:在“云岩”与“葛水”之间形成了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酒杯象征友谊与欢聚。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和对友人的思念,渗透着孤独与期盼的情感。
意象分析:
- 燕山:象征着美好故乡,承载着诗人的情感寄托。
- 倦鸟:象征游子的疲惫和归属感的缺失。
- 葛水和云岩:象征着理想和人生的高度,表现了诗人追求卓越的愿望。
- 酒杯: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与欢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倦鸟”象征什么? A. 游子的孤独
B. 自由自在的生活
C. 对未来的希望 -
“葛水有谁同上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友谊的渴望
B. 对自然的赞美
C. 对人生的无奈 -
诗中的“酒杯何日对开颜”体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期待? A. 对成功的渴望
B. 对友人相聚的期盼
C. 对自然景色的欣赏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登高》同样描绘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 《月夜忆舍弟》:杜甫的这首诗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深沉。
诗词对比:
- 《静夜思》 vs 《浣溪沙》:李白的《静夜思》更为直白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夏言的诗则通过景物引申出情感,形式更加含蓄。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夏言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精选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