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竹径烟迷薜荔墙,好风摇曳弄垂杨。无情啼鸟向人忙。
一曲瑶琴消午梦,半炉沉水爇春香。
倚阑无语又斜阳。
白话文翻译:
竹子的小径上雾气缭绕,迷蒙了薜荔的墙壁,微风轻轻摇曳着垂柳。无情的鸟儿在不停地啼叫,仿佛在催促着人。琴声悠扬,一曲瑶琴伴我消去午间的梦境,半炉沉香的水蒸气弥漫在空气中,散发着春天的香气。我倚靠在栏杆上,无言以对,夕阳渐渐斜照过来。
注释:
字词注释:
- 竹径:竹子所成的小径。
- 薜荔:一种常见的植物,常用于庭院装饰。
- 好风:指温和宜人的风。
- 无情:指鸟儿的叫声与人的情感无关,显得冷漠。
- 瑶琴:一种乐器,古代王公贵族所用,象征高雅的音乐。
- 沉水:指沉香,香料的一种,常用于熏香。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瑶琴”常与雅致、清静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表现出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小鸾,明代女诗人,因其作品清新脱俗而受到后世推崇。她的诗歌常涉及自然、情感和生活,风格柔美典雅,具有独特的女性视角。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明代,时代背景下,文人雅士追求闲适的生活,诗人在小窗前静思,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浣溪沙 小窗即事》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与自然美的诗。诗的开头描绘了竹径与薜荔墙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感觉。清风拂动垂柳,似乎在诉说着大自然的温柔与和谐。接着,诗人提到无情的鸟儿啼叫,象征着生活的繁忙与琐碎,虽然鸟儿的叫声与情感相距甚远,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在第二联中,瑶琴的琴声消散了午梦,这里不仅描绘了音乐的美妙,更寓意着艺术带来的心灵慰藉。而“半炉沉水爇春香”则通过香气的描写,传达出春天的气息,增强了诗的意境。
最后一句“倚阑无语又斜阳”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夕阳的斜照与诗人无语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思考,仿佛在回顾过往,感叹时光流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竹径烟迷薜荔墙:竹林小径上雾气弥漫,迷离了薜荔的墙壁,暗示了环境的幽静。
- 好风摇曳弄垂杨:微风摇曳着垂柳,展现出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 无情啼鸟向人忙:无情的鸟鸣打扰了宁静,象征着外界的纷扰。
- 一曲瑶琴消午梦:琴声优美,令人沉醉,消除了午间的疲倦。
- 半炉沉水爇春香:沉香的香气弥漫,营造出和谐的氛围。
- 倚阑无语又斜阳:夕阳斜照,诗人无言以对,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无情啼鸟”,通过拟人手法表现鸟儿的冷漠。
- 对仗:如“竹径烟迷”和“好风摇曳”,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音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感慨,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及内心的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径:象征清幽、宁静的环境。
- 薜荔墙:代表生活的美好与自然的繁盛。
- 瑶琴:象征高雅的艺术与内心的宁静。
- 沉香:象征生活的芬芳与内心的愉悦。
- 斜阳:代表时光流逝与人生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瑶琴”象征什么? A. 音乐的美好
B. 战争的悲伤
C. 自然的力量 -
“倚阑无语又斜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忧伤与思考
B. 快乐与欢愉
C. 愤怒与不满 -
诗中的“无情啼鸟”是指什么? A. 生活的繁忙
B. 自然的宁静
C. 人与动物的和谐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夜喜雨》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
- 杜甫《春夜喜雨》: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情的变化,展现了对生活的感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作品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叶小鸾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