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三十八首 其十八》

时间: 2025-01-04 06:53:58

流水桃花一段春。

移舟洞口祗逡巡。

路迷惆怅在风尘。

俗客自伤难换骨,仙源谁许易通津。

始知薄福是渔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流水桃花一段春。
移舟洞口祗逡巡。
路迷惆怅在风尘。
俗客自伤难换骨,
仙源谁许易通津。
始知薄福是渔人。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流水和桃花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我在洞口徘徊,迟迟不愿离去。
一路上迷失方向,心中惆怅充满风尘的喧嚣。
世俗的客人感叹,难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谁能轻易找到通向仙境的渡口呢?
我才明白,薄福原来是渔人的命运。

注释:

  • 流水:指潺潺流动的水,常用于描写春天的景象。
  • 桃花:象征春天和爱情的花。
  • 移舟:指划船,表示移动。
  • 洞口:指溪流或山洞的口子。
  • 逡巡:徘徊、犹豫不决。
  • 路迷惆怅:迷失方向,心中感到惆怅。
  • 俗客:普通人,世俗之人。
  • 自伤:自我感伤,感叹自己的命运。
  • 仙源:指神仙的源头或仙境。
  • 通津:通往渡口。
  • 薄福:指命运薄弱,福气不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时翔,清代诗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以词、诗见长,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浣溪沙》系列诗作是在春天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春季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悟。此首诗写于他游历山水之间时,受到自然美景的感召,表达了对世俗的感慨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浣溪沙》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画面,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两句"流水桃花一段春,移舟洞口祗逡巡",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水流潺潺,桃花盛开,给人一种温馨而生机勃勃的感觉。诗人虽然身处美景之中,却因“路迷惆怅在风尘”而感到困惑与惆怅,似乎在暗示世俗的繁华与内心的孤独之间的矛盾。

接下来的“俗客自伤难换骨”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感伤,普通人难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生存的压力让人感到窒息。最后两句“仙源谁许易通津,始知薄福是渔人”则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通过对比世俗与仙境,反思自己的命运,感慨渔人虽得自然的恩惠,却也是薄福的人生,这体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

整首诗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诗人通过对美好春景的描写,传达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流水桃花一段春: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流动的水与盛开的桃花,充满生机。
  2. 移舟洞口祗逡巡:在美景中徘徊不前,表现出对现实的犹豫与不安。
  3. 路迷惆怅在风尘:迷失在尘世的烦恼中,心中充满愁苦。
  4. 俗客自伤难换骨:世俗的人感到无奈,难以改变命运,表达对生活的悲观。
  5. 仙源谁许易通津:通往理想的仙境是多么不可得,暗示人们对理想的追求是艰难的。
  6. 始知薄福是渔人:最终领悟到渔人的命运是薄福的,反映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景象比作一种理想的状态,反衬出生活的现实。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照,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增强诗的感情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体现了人生哲学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桃花:象征春天的希望与美好,亦可视为爱情的象征。
  • 风尘:代表世俗的喧嚣与烦恼,暗示生活的困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桃花”象征什么? A. 秋天的果实
    B. 春天的希望与美好
    C. 冬天的寒冷
    答案:B

  2. 诗人对“仙源”的态度是: A. 容易到达
    B. 难以企及
    C. 不感兴趣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俗客”是指: A. 诗人自己
    B. 普通人
    C. 神仙
    答案:B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王时翔诗文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