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老所居植竹发笋而草茁其傍作诗见寄为赋一》
时间: 2025-01-14 03:28: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风吹琅玕,夏长苍龙孙。
未见拂云梢,已引鞭骥根。
包藏霜雪姿,隐忍苔藓痕。
其傍茁小草,同出东帝恩,
恩深草先高,抱箨殊未掀。
岁寒两何如,一笑凝诗魂。
白话文翻译
春风吹拂着琅玕树,夏天里苍龙的后代茁壮成长。
尚未见到云端轻拂,已然引导骏马的根基。
包藏着霜雪的姿态,隐忍着苔藓的痕迹。
在它旁边的小草也茁壮成长,皆因东帝的恩泽。
恩泽深厚,小草生长得更高,然而竹笋的壳尚未掀起。
岁寒时节又将如何呢?我一笑便凝聚了诗的灵魂。
注释
- 琅玕:一种美丽的树木,常用来象征高洁的品格。
- 苍龙孙:指龙的后代,象征着生机勃勃的生命。
- 引鞭骥根:比喻即使没有显著的外在表现,内在的根基已然扎实。
- 东帝:指东方的帝王,象征着给予万物恩泽的力量。
- 抱箨:指竹子生长时的状态,箨是竹子的外壳,表象未显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滂,字子美,号天笙,宋代诗人,擅长于描写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作品多体现出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独特的个性。他的诗常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点滴,情感真挚,语言清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夏之交,毛滂在自然中感受到生命的蓬勃与丰盈,借助竹子、小草等意象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中蕴含着对东帝恩泽的感激与对生命顽强生长的赞美。
诗歌鉴赏
此诗以春风与夏日的交替为背景,描绘了自然界中生命的勃发与生长。开篇以“春风”和“苍龙孙”两组意象,生动表现了春夏之交的生机盎然。诗中不仅表现了自然景象,还通过竹子与小草的生长隐喻了生命的坚韧与希望。在未见“拂云梢”时便已“引鞭骥根”,强调了内在根基的重要性。后半部分通过“东帝恩”展现了自然对生命的滋养,表现了对生命的感恩之情。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哲思,尤其是最后一句“岁寒两何如,一笑凝诗魂”,在面对岁月的寒冷与无情时,诗人通过微笑来凝聚自己的情感,表现出一种乐观与超然的态度。全诗语言简练,意象细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风吹琅玕:春风轻轻拂过美丽的琅玕树,象征着春的到来与生命的复苏。
- 夏长苍龙孙:夏天的到来使得苍龙的后代(象征着生机)茁壮成长。
- 未见拂云梢:尚未看到云端轻拂的景象。
- 已引鞭骥根:内在的蓬勃生长已经开始,骏马的根基已经扎稳。
- 包藏霜雪姿:竹子虽然包藏着霜雪的冷酷姿态。
- 隐忍苔藓痕:隐忍地承受苔藓的痕迹,象征着它的坚韧。
- 其傍茁小草:小草在竹子的旁边也一同茁壮成长。
- 同出东帝恩:它们都受到了来自东方帝王的恩惠。
- 恩深草先高:恩泽深厚使得小草生长得更高。
- 抱箨殊未掀:然而竹笋的外壳尚未被揭开,暗示着潜在的生命力。
- 岁寒两何如:在寒冷的岁月里又将如何应对。
- 一笑凝诗魂:诗人在一笑中凝聚了自己的诗意与灵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子、小草比作生命的象征,表现出坚韧与生机。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性,使之更具情感。
- 对仗:如“春风”“夏长”,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出对生命的热爱与感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对生命坚韧不拔的赞美和对自然恩泽的感激,展现了诗人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琅玕:象征高洁与美丽的品格。
- 苍龙:象征着生机与力量。
- 小草:象征生命的顽强与希望。
- 东帝:象征自然的恩泽与滋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琅玕”是什么象征? A. 高洁与美丽
B. 生命的力量
C. 冷酷的姿态 -
“恩深草先高”中的“恩”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感悟
B. 自然的滋养
C. 个人的努力 -
诗人最后一句中的“凝诗魂”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愉悦与乐观
C. 无奈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展现自然与人心的感悟。
- 《竹里馆》王维:描绘竹子与自然的和谐美。
诗词对比
王维的《竹里馆》和毛滂的这首诗都以竹子为意象,前者更强调孤独与清雅,后者则表现出生命的顽强与感恩。两者在情感上形成对比,展示了不同的生命态度与自然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