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开元寺楼(一作宿开元寺西楼闻歌感赋)》

时间: 2025-01-19 19:50:46

谁家歌袅袅,孤枕在西楼。

竹色寒清簟,松香染翠帱。

月移珠殿晓,风递玉筝秋。

日出应移棹,三湘万里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宿开元寺楼
作者:许浑

谁家歌袅袅,孤枕在西楼。
竹色寒清簟,松香染翠帱。
月移珠殿晓,风递玉筝秋。
日出应移棹,三湘万里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孤独的听歌者在西楼上,耳边传来歌声,无法入睡。楼外的竹影映照在清冷的竹席上,松香弥漫,染上了翠绿色的帷帐。月亮渐渐移向珠殿,清晨的风轻轻传来秋天的琴音。日出时应该划船出发,但心中却满是对三湘大地的愁绪,遥远的旅途让人心生惆怅。

注释

  • 谁家:指的是哪家人,表示对歌声来源的好奇。
  • 歌袅袅:形容歌声轻柔缭绕。
  • 孤枕:指孤独地枕着,形容诗人孤寂的心情。
  • 寒清簟:寒冷的竹席,表示夜晚的清冷。
  • 松香:松树的香气。
  • 珠殿:形容华丽的殿堂,暗指月亮下的美景。
  • 玉筝:古代的乐器,象征美妙的音乐。
  • 三湘:指湘江,泛指湘水流域,暗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浑,唐代诗人,字仲明,号则天。生于盛唐时期,诗风清新秀丽,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感。其作品多描写心境和自然,风格婉约而细腻。

创作背景

《宿开元寺楼》写于许浑在开元寺的夜晚,描绘了他在孤寂环境中听歌的情景,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这一时期,许浑的诗歌受到了山水田园诗的影响,表达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交融。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打动人心。开头的“谁家歌袅袅”既引入了听歌的情境,也为后文的孤独感埋下了伏笔。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环境,展现了自己身处高楼的孤寂,竹色和松香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清幽,也加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月移珠殿晓,风递玉筝秋”,这一句将时间推进到清晨,月亮的消逝和秋风的传递,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转变。“日出应移棹,三湘万里愁”则是全诗的高潮,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未来旅途的无奈与忧伤。

整首诗在描绘优美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反映了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情感层次丰富,意境深远,是许浑诗作中的经典之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家歌袅袅:引入歌声,设问,引发读者的好奇。
  2. 孤枕在西楼:强调诗人的孤独,营造出一种寂寞的氛围。
  3. 竹色寒清簟:描绘寒冷的夜晚,竹席的清冷感与孤独感相呼应。
  4. 松香染翠帱:体现自然的芬芳,增加诗歌的感官体验。
  5. 月移珠殿晓:时间的转变,暗示夜晚即将结束,朝阳将至。
  6. 风递玉筝秋:秋的气息通过风传递,增添了诗的音乐感。
  7. 日出应移棹:暗示诗人即将出发,表达对未来的期待和不安。
  8. 三湘万里愁: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的深邃,令人感同身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音乐比作秋风,增强了诗的意象性。
  • 拟人:使风似乎有了情感,能够传递音乐,增加了诗的灵动感。
  • 对仗:如“月移珠殿晓,风递玉筝秋”,增加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孤独中对生活的思考,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未来旅程的愁苦,情感真挚,意境悠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人际关系和情感的交流,带来温暖与孤独的对比。
  • 竹色:代表清冷、孤独的环境,暗示诗人的内心状态。
  • 松香: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孤独的思考。
  • 日出:象征新的开始与希望,同时也带来离别的忧愁。
  • 三湘:代表故乡的思念,蕴含着浓厚的乡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谁家歌袅袅”中的“袅袅”指什么? A. 轻柔的歌声
    B. 哭泣的声音
    C. 大声的笑声
    D. 低沉的吟唱

  2. “竹色寒清簟”中的“寒”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温暖
    B. 孤独
    C. 欢乐
    D. 疲惫

  3. 诗中提到的“三湘”是指什么地名? A. 长江
    B. 湘江
    C. 黄河
    D. 太湖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月下独酌》:李白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表达了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但更多地体现了豪情与壮志。
  • 《月下独酌》:描绘了在月光下独饮的情景,情感上更显洒脱与孤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