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时间: 2025-01-04 10:23:00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

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

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作者: 许浑 〔唐代〕


原文展示: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
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白话文翻译:

在西湖的清宴上,不知不觉已到了离别的时刻,一曲离歌伴着一杯酒。
夕阳映照着城墙,耳畔传来鼓声和号角声;寺庙临近秋水,能看到楼台的景象。
兰堂里的客人散去,蝉鸣声依然在耳边环绕;桂树下的小船稀少,鸟儿也都纷纷飞来。
我独自想象着征车经过巩洛,那里的霜菊正围绕着潭水盛开。


注释:

  • 清宴:指清雅的宴会。
  • 离歌:送别时唱的歌曲。
  • 鼓角:指城中的鼓声和号角声,象征着战斗或出征的气氛。
  • 兰堂:指有兰花装饰的楼阁或厅堂。
  • 桂楫:指用桂木制作的船桨。
  • 霜菊:指秋天盛开的菊花,象征着坚韧和高洁。

典故解析:

  • 巩洛:巩义和洛阳的简称,古代重要的交通要道,诗中提及征车经过,暗含对离别的感慨。
  • 霜菊:在古诗中,菊花常常象征隐逸和高洁的品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浑,字子渊,号双溪,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75年,卒于公元835年。其诗风清新典雅,尤其擅长山水诗和送别诗。

创作背景:

《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创作于唐代,诗人为友人饯行,表达了对分别的感伤以及对西湖美景的留恋。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西湖的美丽与离别的哀伤。开篇以“西湖清宴不知回”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令人沉醉的氛围,宴会的欢乐与离别的愁苦交织在一起。接着,诗人描绘了夕阳下的城墙和寺庙,展现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意境。兰堂的客人散去,蝉声犹在,带有些许的孤寂和落寞。最后,诗人以征车和霜菊作为意象,表达了对未来征途的思索与不舍。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上极具讲究,既有秋水流动的柔美,又有菊花盛开的坚韧,形成一种对比,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湖清宴不知回:宴会在美丽的西湖上,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2. 一曲离歌酒一杯:离别的歌曲响起,酒杯端起,寓意将要分别。
  3. 城带夕阳闻鼓角:夕阳下的城墙,远处传来鼓声和号角声,象征着战斗与离别的紧迫感。
  4. 寺临秋水见楼台:寺庙临近秋水,远望可见楼台,展现出优美的自然景观。
  5. 兰堂客散蝉犹噪:宴会结束,客人已散,但蝉声依旧,营造出一丝寂寥感。
  6. 桂楫人稀鸟自来:桂树下的小船少见,但鸟儿却自来了,象征着孤独的同时也有自然的生机。
  7. 独想征车过巩洛:思念征车经过巩洛,回忆起未来的征途。
  8. 此中霜菊绕潭开:描绘霜菊在潭水边盛开的景象,象征着坚韧与美丽。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西湖、夕阳、霜菊等自然意象,交织出情感的深度。
  • 拟人:蝉声、鸟儿的出现,赋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美景中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征途的思考,展现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深情。


意象分析:

  • 西湖:象征着美丽与宁静。
  • 夕阳:代表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愁苦。
  • 霜菊:象征坚韧和高洁的品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兰堂”主要指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建筑
    C. 一种乐器

  2. 诗人想象中的“征车”经过哪个地方? A. 洛阳
    B. 巩洛
    C. 西湖

  3. 诗中的“霜菊”象征着什么? A. 美丽
    B. 坚韧与高洁
    C. 友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y 王勃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达离别之情,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出依依不舍的情感。
  • 李白的《将进酒》:在离别的氛围中更注重豪放的饮酒和豪情,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