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松江渡(一作南游泊船江驿)》

时间: 2025-01-04 09:27:00

漠漠故宫地,月凉风露幽。

鸡鸣荒戍晓,雁过古城秋。

杨柳北归路,蒹葭南渡舟。

去乡今已远,更上望京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泊松江渡(一作南游泊船江驿)

漠漠故宫地,月凉风露幽。
鸡鸣荒戍晓,雁过古城秋。
杨柳北归路,蒹葭南渡舟。
去乡今已远,更上望京楼。

白话文翻译:

在浩渺的故宫遗址上,月光清凉,微风轻柔。清晨时分,鸡鸣声响起,荒凉的戍楼在曙光中显得孤寂;雁群飞过古老的城池,带来了秋天的气息。杨柳树下是北归的道路,芦苇荡中是南渡的船只。如今离家已是遥远,登上了望京楼,目送着家乡的方向。

注释:

  • 漠漠:形容空旷、模糊的样子。
  • 故宫:指唐朝的都城长安,这里暗示了诗人对故国的思念。
  • 荒戍:荒凉的戍楼,表示战士守卫的孤寂。
  • 鸡鸣:指清晨的鸡叫声,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 雁过:指大雁飞过,象征迁徙,暗示秋天的到来。
  • 杨柳:象征离别的情感,常用来表现思乡之情。
  • 蒹葭:芦苇,生长在水边,常被用作象征柔弱而坚韧的事物。

典故解析:

  • 京楼:指的是长安城的高楼,象征着对故乡的眷恋与思念。
  • 鸡鸣与雁过:都与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有关,表现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浑,唐代诗人,字子升,号日月。生于盛唐时期,生活在长安。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著称,擅长描写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南游途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分离的感慨。诗中描绘的景象与他的经历相结合,反映出诗人对故土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泊松江渡》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开篇以“漠漠故宫地”引入,给人一种空旷而凄凉的感觉,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故国的沧桑。接下来的描绘,鸡鸣声响起,清晨的宁静与荒凉交织,雁群飞过古城,带来了秋的气息,使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孤独与怀旧。

“杨柳北归路,蒹葭南渡舟”展现出诗人对离别的无奈与对故乡的向往,北归与南渡的对比,进一步突显了离别的苦楚和对未来的迷茫。结尾的“更上望京楼”不仅是对高远视野的渴望,也是对家乡的深情眷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沉的感情,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传达出一种普遍的人生情感。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漠漠故宫地:故宫的空旷,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 月凉风露幽:描绘了夜晚的清凉和静谧,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 鸡鸣荒戍晓:清晨的鸡鸣声在荒凉的戍楼上回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
    • 雁过古城秋:大雁飞过古城,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杨柳北归路:杨柳象征着离别,北归路暗示着诗人的归乡之路。
    • 蒹葭南渡舟:芦苇荡中的船只象征着迁徙与漂泊。
    • 去乡今已远:表达了离乡的遥远和对故乡的怀念。
    • 更上望京楼:登高远望,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与期盼。
  2.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鸡鸣荒戍晓,雁过古城秋”,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意象:如“杨柳”、“蒹葭”,富有象征意义,传达了离愁别绪。
  3.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主题围绕思乡之情展开,表达了作者对故土的深刻怀念和对离别的沉重感受,体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 故宫:象征着历史与文化的积淀,寄托了对往昔的追忆。
  • 鸡鸣、雁过: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表现了季节的交替和人生的无常。
  • 杨柳:常用来象征离别与思乡。
  • 蒹葭:象征着柔弱与坚韧,代表着诗人漂泊的心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故宫”指的是哪个朝代的都城? A. 宋朝
    B. 唐朝
    C. 明朝

  2. “鸡鸣荒戍晓”中的“鸡鸣”象征什么? A. 夜晚
    B. 清晨
    C. 黄昏

  3. 诗中“杨柳北归路”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思乡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1. 《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开篇以高远的视角引入,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
  2. 《将进酒》: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情感更为豪放,与《泊松江渡》的细腻形成对比。
  3. 《月夜忆舍弟》:同样具有思乡情怀,但更直接地表达了对亲人的牵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