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发天井关寄李师晦》

时间: 2025-01-19 20:04:10

山在水滔滔,流年欲二毛。

湘潭归梦远,燕赵客程劳。

露晓红兰重,云晴碧树高。

逢秋正多感,万里别同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晓发天井关寄李师晦
作者:许浑

山在水滔滔,流年欲二毛。
湘潭归梦远,燕赵客程劳。
露晓红兰重,云晴碧树高。
逢秋正多感,万里别同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晨曦中出发,途经天井关时的感受。山水相连,时间流逝如白发般迅速。对故乡湘潭的思念愈发远去,而在燕赵的旅途也显得劳累不堪。早晨露水湿润着红兰花,晴天的云彩映衬着高大的碧树。此时正值秋天,感触更加深重,和战友相隔万里,情感愈加浓厚。


注释:

字词注释

  • 滔滔:形容水流的浩大声势。
  • 二毛:形容年华的流逝,指白头。
  • 湘潭:指作者的故乡,寓意对故乡的思念。
  • 燕赵:指北方的燕国和赵国,代表作者旅途的地方。
  • 红兰:一种花,象征着美好和纯洁。
  • 同袍:即同穿战袍的战友,表达对战友的深情。

典故解析

  • 天井关:历史上著名的关口,象征着出征和别离。
  • 秋天:古诗中常用的意象,象征着成熟、思念和离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浑,字宗宪,号月山,唐代诗人,以诗歌清丽见长,风格精致细腻。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出行之际,正值秋季,心中思念故乡和战友,情感真挚,饱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清新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战友的深切思念。开篇“山在水滔滔”,以宏大的自然景观引入,接着通过“流年欲二毛”来表达时间流逝之快,令人感到惋惜。第二联通过“湘潭归梦远,燕赵客程劳”进一步深化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在外旅途的辛劳,展现出一种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三四句以早晨的露水和晴天的云彩描绘了自然的美好,与诗人的情感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一句“逢秋正多感,万里别同袍”将情感推向高潮,既有对秋天的感叹,也有对战友情谊的珍视,表达了在离别中的深情厚谊。

整首诗意象鲜明,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美学特征,体现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和谐交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在水滔滔:山与水相依,展现出自然的壮丽。
  2. 流年欲二毛:流逝的时光让人感到岁月如梭,令人惋惜。
  3. 湘潭归梦远:对故乡的思念愈远,仿佛梦中难以回归。
  4. 燕赵客程劳:在外漂泊的艰辛,感到身心俱疲。
  5. 露晓红兰重:晨露滋润的红兰花,象征着清新美丽。
  6. 云晴碧树高:晴天的云彩与高大的树木,营造出清新的自然景象。
  7. 逢秋正多感:正值秋天,感慨愈加深重。
  8. 万里别同袍:与战友相隔千里,感情更加深厚。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流年比作二毛,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自然景物与情感结合,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和内心感受的交融,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战友的深情,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感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稳重与坚定。
  • :象征着流动与变幻,代表着时间的无情。
  • 红兰:美好与纯洁的象征,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成熟与思念的象征,常用以表达离别与感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流年欲二毛”中的“二毛”指的是什么? A. 白头
    B. 光阴
    C. 花草

  2. 诗中提到的“湘潭”代表了作者的: A. 旅途
    B. 故乡
    C. 战友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战友的思念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李白):同样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离别情感。
  • 《月夜忆舍弟》(杜甫):在月夜中思念亲人,情感细腻。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晓发天井关寄李师晦》均表达了思乡之情,但前者更侧重于孤独的情感,而后者则兼具对战友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