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临川司理赵时校书》

时间: 2025-01-06 09:07:08

远宦风波隔,归期岁月频。

天形孤鸟晚,烟色大江春。

驿路向山郭,船樯留估人。

高台望不极,空使鬓华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临川司理赵时校书
作者:林逋 〔宋代〕

远宦风波隔,归期岁月频。
天形孤鸟晚,烟色大江春。
驿路向山郭,船樯留估人。
高台望不极,空使鬓华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归家的渴望。远在他乡的我,与世隔绝,回家的日子似乎遥遥无期。黄昏时分,天空中飞翔的孤鸟,仿佛在诉说着我的孤寂;春天的江水带着烟雾,似乎在映衬着我内心的惆怅。驿道沿着山边延伸,停泊的船只只留下了等待的人。站在高台上望去,眼前的景象无穷无尽,而我的鬓发却因思念而渐渐变得花白。

注释:

  • : 指官宦,官员的生活。
  • 风波: 指人生中的波折、变化。
  • 孤鸟: 形容孤独的心境。
  • 烟色: 指江面上烟雾弥漫的景象。
  • 驿路: 指古代的驿站和道路。
  • 船樯: 指船上的桅杆。
  • 估人: 指等待的人。
  • 高台: 高处的平台或建筑。

典故解析:

  • 孤鸟: 在古诗中常用以象征孤独与离别,表达内心的惆怅与思念。
  • 驿路: 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分离,古代交通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逋(967年-1028年),字景熙,号山隐,宋代著名诗人、词人,擅长山水田园诗,生活简朴,崇尚隐逸,作品多表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林逋远在他乡之际,表达了对友人赵时校书的思念之情,反映了他在政治风波中的无奈与孤独。

诗歌鉴赏:

《寄临川司理赵时校书》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林逋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与对归乡的渴望。诗的开端“远宦风波隔”便将读者带入一种隔离的情境,暗示了诗人因身处他乡而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天形孤鸟晚”勾勒出黄昏时分的孤独感,孤鸟的飞翔不仅是景物的描写,更是诗人心境的写照。

“烟色大江春”的描写则将视线引向自然景观,春天的烟色江水象征着希望与生机,却在此刻与诗人的孤寂形成鲜明对比。“驿路向山郭”展示了通往家乡的道路,而“船樯留估人”则点明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与无奈的等待。

最后两句,“高台望不极,空使鬓华新”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站在高台之上,尽管眼前的风景无限,但思念的情愫却让他感到无尽的惆怅,岁月的流逝让他的鬓发渐渐花白,显示出时光对人的无情。

整首诗情景交融,蕴含着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林逋细腻的观察力与深邃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远宦风波隔:身处他乡,因仕途波折而感到孤立。
  • 归期岁月频:渴望归家,但时间似乎在不断延续。
  • 天形孤鸟晚:黄昏时分,孤鸟飞翔,映射内心的孤独。
  • 烟色大江春:春天的江水带着烟雾,暗示着惆怅的气氛。
  • 驿路向山郭:驿道延伸,象征着归家的希望。
  • 船樯留估人:停泊的船只等待着归人,体现思念。
  • 高台望不极:站在高处,眼前的景象无尽延展。
  • 空使鬓华新:无尽的思念让鬓发渐生白华,感叹时光无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孤鸟比喻诗人的孤独,江水的烟色象征着惆怅。
  • 拟人:将“船樯留估人”赋予人性,展示了人们的等待。
  • 对仗:诗句对称,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对归家的渴望与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意象分析:

  • 孤鸟:象征孤独与思念。
  • 烟色江水:代表模糊的记忆与惆怅的情感。
  • 驿路:象征归家的希望与旅途的渺茫。
  • 高台:体现了对未来的无尽遐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天形孤鸟晚”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2. 诗中“驿路向山郭”意指什么? A. 归家的途径
    B. 朋友的到来
    C. 风景的美丽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谊
    B. 孤独与思念
    C. 自然风光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同样表达对故人的思念与人生感慨。
  • 《送友人》 by 杜甫:表达友谊与离别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林逋的《寄临川司理赵时校书》与王维的《送别》。两首诗都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林逋更多展现孤独感,而王维则透出一丝希望和对未来的期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林逋与宋代隐士文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深入理解林逋及其作品的背景和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