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青晕时磨半砚云,更将书帖拂秋尘。
衰羸自顾空多感,不是临池苦学人。
白话文翻译:
在青色的墨汁中磨制半砚,接着又用书帖拂去秋天的尘埃。
我衰弱而孤独,感慨多多,但我并不是那种在池边苦心学习的人。
注释:
- 青晕:指青色的墨,古代书法中常用的墨色。
- 磨半砚:磨墨是书法前的重要步骤,砚台上的墨磨得半满。
- 书帖:书法作品的范本,常用来学习和临摹。
- 秋尘:秋天的尘埃,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变化。
- 衰羸:指身体虚弱、萎缩。
- 临池:指在水池边学习书法,源于古代书法家临摹的场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逋(967年-1028年),字景熙,号清真,婺州人,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以清幽、淡雅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尤其擅长咏物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林逋在收到朋友赠予茶具后所作,表达了自己对书法学习的感悟与反思。诗中既有对书法的热爱,又流露出对个人境遇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简洁的文字中蕴含深邃的情感,表现了林逋对书法的热爱以及对自己衰老与孤独的反思。开头描绘了磨墨的情景,青色的墨是书法创作的基础,磨制的过程不仅是物质的准备,更是精神的洗礼。接着,诗人提到用书帖拂去秋尘,这个动作象征着他在努力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不断清理外界的干扰,把注意力集中在书法的提升上。
然而,诗的后两句转入自省,表达了对自己现状的无奈与感慨,尽管他有着对书法的热爱和追求,但身体的衰弱和孤独的感受让他意识到自己并不是那种“临池苦学”的人。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惋惜,也反映了林逋对生活的深思熟虑。整首诗在意象营造和情感表达上达到了一种和谐的统一,既有对艺术的追求,又有对人生的无奈,展现了林逋的高洁情操与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青晕时磨半砚云:描绘了磨墨的情景,暗示着书法创作的准备过程。
- 更将书帖拂秋尘:用书帖拂去尘埃,象征净化和专注于书法。
- 衰羸自顾空多感:反映了诗人的衰弱与孤独,他的感慨来源于自身的境遇。
- 不是临池苦学人:自我反省,并非如那些专心致志的书法学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磨墨与书法学习联系在一起,暗示艺术创作的艰辛。
- 对比:对比了自己的孤独与那些“临池苦学”的人,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衰老与孤独的感叹,呈现出一种高洁而又深情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晕:象征书法艺术的生机与力量。
- 秋尘: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衰羸:代表诗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无奈与自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青晕”指的是什么? A. 青色的墨
B. 青空
C. 青草 -
“临池苦学人”所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A. 喜欢游泳的人
B. 专心学习书法的人
C. 享受生活的人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苏轼《题西林壁》
诗词对比:
林逋的作品与王维的《鹿柴》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王维通过山水描绘出一种宁静与淡泊的情感,而林逋则通过对书法的热爱与自我反省,传达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两者都展现了文人对自然和生活的哲学思考,但各自侧重点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林逋诗文集》
- 相关古代诗词研究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