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轩》

时间: 2024-09-19 20:55:57

繁弦凝绿水,叠鼓掺渔阳。

风结舞初急,尘飞歌正长。

凫鹥争上下,栋宇为低昂。

太守且安坐,新声未遽央。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乐轩
作者: 司马光 〔宋代〕

繁弦凝绿水,叠鼓掺渔阳。
风结舞初急,尘飞歌正长。
凫鹥争上下,栋宇为低昂。
太守且安坐,新声未遽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乐曲场景:繁密的弦乐在清澈的水面上回荡,鼓声与渔阳的乐曲交织在一起。微风中舞动的乐曲逐渐加快,尘土飞扬,歌声悠长。水鸟争相在水面上下飞翔,屋宇在低昂的乐声中显得格外高大。太守安然坐着,新的乐声尚未急于响起。

注释:

  • 繁弦:指很多乐器的弦乐声,形容乐器声音的丰富。
  • 渔阳:可能是指一种乐曲,或特指某种渔民的音乐。
  • 结舞:形容风把乐曲的节奏带动起来,舞动的感觉。
  • 尘飞歌正长:尘土飞扬,乐曲的声音悠长,形象地表现出热闹的场景。
  • 凫鹥:指水鸟,表现出活泼的意象。
  • 栋宇:形容建筑物,借此表达与乐声的契合。
  • 太守:地方官员,象征着权力与安稳。

典故解析:

这首诗虽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太守”一词在古代常用于指代地方的统治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结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以《资治通鉴》而闻名。司马光在政治上提倡儒家思想,反对权臣专权,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乐轩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宋代城市生活繁华,文化活动频繁,音乐、舞蹈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此诗通过描写音乐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人们的生活情趣。

诗歌鉴赏:

《乐轩》是一首充满音乐气息的诗作,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示了当时乐舞场景的热闹与生机。开头两句“繁弦凝绿水,叠鼓掺渔阳”,以音乐的繁盛引入全诗,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乐器声交织的世界。接下来的句子“风结舞初急,尘飞歌正长”,描绘了乐声与自然的结合,风中舞动的乐曲仿佛在引领着一场盛大的庆典。

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通过“凫鹥争上下,栋宇为低昂”进一步深化了乐舞场景的活力,水鸟在水面上下飞翔,增添了生动的气氛。最后,太守安坐的描写则将热闹的场景与一种优雅的从容感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政治的稳定与文化的繁荣。

整首诗在表现形式上运用了丰富的音韵和对仗,使得整首诗读来流畅且富有韵律感,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尊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繁弦凝绿水:乐器的弦声在清水上回荡,呈现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2. 叠鼓掺渔阳:鼓声与渔阳乐曲交织在一起,展示了音乐的多样性。
  3. 风结舞初急:风起时,乐曲的舞动迅速而急促,生动地表现出乐舞的活力。
  4. 尘飞歌正长:尘土飞扬,乐歌悠长,体现了热闹的场面。
  5. 凫鹥争上下:水鸟在水中上下飞舞,活泼而生动。
  6. 栋宇为低昂:建筑物在音乐的衬托下显得高大,反映出乐声的震撼力。
  7. 太守且安坐:地方官员安坐,显示出一种从容与安定。
  8. 新声未遽央:新乐声尚未急于响起,暗示舞会的即将开始。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音乐与自然的结合,表现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 对仗:全诗句式对称,增添了诗的美感。
  • 拟人:将风、鸟等自然元素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强了生动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乐舞盛景,表现出当时社会的繁荣与人们的生活情趣,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对艺术与和谐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繁弦:象征着音乐的丰富和多样性,代表着人们对艺术的追求。
  • 绿水:清澈的水面,象征着宁静与和谐的环境。
  • 尘飞:热闹场景的表现,传达出一种活力与激情。
  • 凫鹥:水鸟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活泼。
  • 太守:代表着社会的安定与政治的稳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乐轩》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司马光
    D. 白居易

  2. “繁弦凝绿水”中的“繁弦”指的是?
    A. 弦乐器的声音
    B. 多种乐器的合奏
    C. 复杂的旋律
    D. 舞蹈动作

  3. 诗中描绘的太守的状态是?
    A. 忙碌
    B. 焦虑
    C. 安坐
    D. 外出

答案

  1. C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司马光的《乐轩》与李白的《将进酒》都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但前者更注重音乐与舞蹈的描绘,而后者则更强调饮酒与豪放。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均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司马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