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湖上朱桥响画轮,
溶溶春水浸春云,
碧琉璃滑净无尘。
当路游丝萦醉客,
隔花啼鸟唤行人,
日斜归去奈何春。
白话文翻译:
在湖上的红色桥梁上,画轮的声音轻轻响起,
春水柔柔地浸润着春天的云彩,
碧绿的琉璃般的湖面清澈无尘。
路旁的游丝缠绕着醉酒的旅客,
隔着花儿传来的鸟鸣声在唤叫过路的人,
夕阳西斜,我该如何归去,面对这美好的春天?
注释:
- 朱桥:红色的桥,古代常用朱色装饰,象征美好与喜庆。
- 画轮:指船只的轮子,形象地描绘船在水面行驶的情景。
- 溶溶:形容水波柔和的样子。
- 游丝:指轻盈的柳絮或其他飘散的丝线,形容春天的轻盈气息。
- 乍见:刚刚看到,暗含春天的短暂。
- 奈何:无奈,表示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惋惜。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通过春水、鸟鸣等意象,营造出春天的生机与柔美,反映出宋代文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文学成就卓著,尤其以散文和诗词闻名。欧阳修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和人性的理解,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浣溪沙·湖上朱桥响画轮》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春日,诗人可能在湖边游玩时,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便借景抒情,表达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慨。
诗歌鉴赏:
《浣溪沙·湖上朱桥响画轮》以其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诗的开头以“湖上朱桥响画轮”引入,描绘出一幅生动的春日湖景,红色的桥梁和轻快的船轮声交织在一起,勾勒出春天的温暖与生动。
接下来的“溶溶春水浸春云”,将春水与春云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春日气氛,令人感受到春水的温柔和春天的氛围。最后的“日斜归去奈何春”则以一种无奈的情感结尾,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惋惜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令人感同身受。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情与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情感细腻与审美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湖上朱桥响画轮:描绘了湖面上红色桥梁与船轮的声音,生动地呈现出春天的活力。
- 溶溶春水浸春云:水面柔和,春水浸润着云彩,形成了春天特有的景象。
- 碧琉璃滑净无尘:湖水如碧琉璃般清澈透明,展现出自然的纯净。
- 当路游丝萦醉客:路边的游丝缠绕着醉酒的旅客,象征着春天的轻盈与醉人的美。
- 隔花啼鸟唤行人:花间传来鸟鸣声,唤醒过路人,生动描绘出春天的生机。
- 日斜归去奈何春:夕阳西斜,诗人感叹时光流逝,充满了对春天的留恋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湖水比作“碧琉璃”,形象而生动。
- 拟人:游丝缠绕醉客,赋予自然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形式上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春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朱桥:象征美好与喜庆,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 春水:象征生命与希望,体现自然的温情。
- 游丝:代表轻盈与自由,暗示春天的轻快。
- 鸟鸣: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呼唤,增强了春天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朱桥”是指什么?
- A. 红色的桥
- B. 白色的桥
- C. 木头的桥
- D. 石头的桥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春天的赞美
- B. 对春天的惋惜
- C. 对生活的无奈
- D. 对自然的热爱
-
诗中“游丝”象征什么?
- A. 自由与轻盈
- B. 严肃与沉重
- C. 暴风与雨水
- D. 夜晚与黑暗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 苏轼《赤壁赋》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欧阳修的春天:李白在《月下独酌》中表现出个人的孤独与自由,而欧阳修的《浣溪沙》中则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欧阳修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