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

时间: 2024-12-31 01:51:16

无恙年年汴水流。

一声水调短亭秋。

旧时明月照扬州。

曾是长堤牵锦缆,绿杨清瘦至今愁。

玉钩斜路近迷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无恙年年汴水流。一声水调短亭秋。旧时明月照扬州。曾是长堤牵锦缆,绿杨清瘦至今愁。玉钩斜路近迷楼。

白话文翻译:

每年汴水都安好地流淌。一声水调在短亭中回响,秋意渐浓。往昔明月曾照耀过扬州。曾经那长堤上牵着华丽的缆绳,绿杨依旧清瘦,至今让我感到愁苦。玉钩似的斜路通向那迷人的楼阁。

注释:

  • 无恙:安好、没有病痛。
  • 汴水:指汴河,古代扬州的重要水道。
  • 水调:水边的乐曲,泛指秋天的乐声。
  • 短亭:指小亭子,秋天的一个意境。
  • 明月:象征着思念和美好的回忆。
  • 长堤:指水边的堤坝,景色优美。
  • 锦缆:装饰华丽的缆绳,象征美好的事物。
  • 绿杨清瘦:形容杨树清瘦的样子,传达一种萧瑟的秋意。
  • 玉钩:形容楼阁的轮廓,像钩子一样。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明月照扬州”可见于《白居易的夜泊牛渚怀古》,描绘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长堤牵锦缆”则有历史渊源,象征着繁华与美好的回忆,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眷恋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纳兰性德,清代著名词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出身于满族贵族,性格温婉,才华横溢。他的词风细腻、婉约,常表现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纳兰性德对往昔的追忆与感慨,背景是他在秋天的短亭中,汴水流淌,勾起了他对扬州的回忆与对过往岁月的感伤。

诗歌鉴赏:

《浣溪沙·红桥怀古和王阮亭韵》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怀旧情绪的词作。开头“无恙年年汴水流”表现出一种流转不息的时间感,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平静与无常。接着“一声水调短亭秋”将秋天的意境与乐音结合,营造出一种轻柔而又略显忧伤的气氛。在对旧时明月的回忆中,诗人通过“曾是长堤牵锦缆”展现了往昔的繁华与美好,映衬出现在的清瘦与愁苦。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感人的情感表达,揭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与对美好回忆的珍惜。诗人用“绿杨清瘦至今愁”来表现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愁苦,最后“玉钩斜路近迷楼”则以一种梦幻的意境结束,仿佛在告诫人们,往昔的美好再难回归,留下的只是无尽的思念与迷茫。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无恙年年汴水流:表面上是描述汴水的安然流淌,实际上暗含岁月的无情流逝。
  2. 一声水调短亭秋:通过声音与景色结合,营造出秋天的氛围,突显诗人的情感。
  3. 旧时明月照扬州:通过明月的意象连接过去与现在,表现对过往的怀念。
  4. 曾是长堤牵锦缆:描绘了昔日美好的场景,象征着繁华与幸福。
  5. 绿杨清瘦至今愁:表现对现状的失落与愁苦,绿杨的清瘦象征着秋天的萧瑟。
  6. 玉钩斜路近迷楼:用“玉钩”形容楼阁的优美,暗示了对未来的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玉钩”用来比喻楼阁的轮廓,形象生动。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十分工整,体现了词人的工艺之美。
  • 意象:水、亭、明月、杨树等意象交织,形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汴水、明月、长堤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与愁苦,反映了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无力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汴水:象征时间与生命的流逝。
  • 明月:寄托着对美好回忆的向往。
  • 长堤:象征曾经的繁华与美好。
  • 绿杨:萧瑟的秋意,表达诗人的孤独与愁苦。
  • 玉钩:象征理想与美好,隐含着对未来的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汴水”指的是哪个河流?

    • A. 黄河
    • B. 长江
    • C. 汴河
    • D. 淮河
  2. “绿杨清瘦”中“清瘦”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树木的繁茂
    • B. 树木的萧瑟
    • C. 诗人的心情
    • D. 秋天的颜色
  3. 诗中提到的“明月”象征着什么?

    • A. 现实的美好
    • B. 对过去的怀念
    • C. 对未来的希望
    • D. 友情的温暖

答案:

  1. C. 汴河
  2. B. 树木的萧瑟
  3. B. 对过去的怀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 白居易《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纳兰性德的《浣溪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现了对往昔的怀念与情感的细腻描写,但前者更多地展现了对历史的思索,后者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流露。

参考资料:

  1. 《纳兰词研究》
  2. 《清代词人传记》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