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竟作十年别,何无一纸书?
传闻在东鲁,早晚下南徐。
客久才逾老,思深梦转疏。
灵光遗殿在,问尔赋何如?
白话文翻译:
这已经是十年的离别了,为什么没有收到一封信呢?听说你在东鲁,早晚要去南徐。作为客居他乡的人,时光荏苒,我也渐渐变老了,思念之情愈发深厚,梦中与你的联系也渐渐疏远。那灵光殿依旧在,但我想问你,你的诗作如何呢?
注释:
- 竟:竟然,表示时间的延续。
- 十年别:指与友人分别已达十年之久。
- 一纸书:指一封书信。
- 东鲁:东鲁指山东地区。
- 南徐:南方的徐州。
- 客久:在外漂泊已久。
- 才逾老:已经渐渐变老。
- 思深梦转疏:思念的情感虽深,但在梦中的联系却逐渐疏远。
- 灵光遗殿:指曾经的美好记忆或地方。
- 问尔赋何如:询问你的诗作如何。
典故解析:
“灵光遗殿”是指过去美好回忆的地方,意味着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友人创作的关心。“十年别”则反映出人际关系中的时间流逝与情感变迁,强调了时间对友谊的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玉璂,字子岳,号闾山,清代诗人,因其诗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而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友人长时间未见的思念之情。社会的动荡和文化的变迁使得许多文人之间的联系愈加稀疏,诗人通过此诗表达对友谊的珍视和思念。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递了深厚的情感。开头的“竟作十年别”便直入主题,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无奈。诗中使用“何无一纸书”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既有对方音信全无的失落,也有对过往友谊的追忆。接下来的“传闻在东鲁,早晚下南徐”则描绘了对方的行踪,显示出诗人对友人生活的关心与惦记。通过“客久才逾老,思深梦转疏”,作者表达了自己在外漂泊的孤独感和随着时间推移思念的加深,但又感到梦中对方的联系逐渐稀薄,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最后一句“问尔赋何如”不仅是对友人诗作的关心,也是对文学创作的探讨,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执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竟作十年别” - 说明与友人分别已久,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到无奈。
- “何无一纸书” - 对于未收到任何书信的失落和困惑。
- “传闻在东鲁” - 听说友人在山东,表达了对友人动态的关心。
- “早晚下南徐” - 希望能再次见到友人。
- “客久才逾老” - 作为客居他乡的人,时光荏苒,渐渐变老。
- “思深梦转疏” - 尽管思念深厚,但梦中的联系却逐渐稀薄。
- “灵光遗殿在” - 对往昔美好回忆的怀念。
- “问尔赋何如” - 关心友人的文学创作。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十年别”、“一纸书”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对比效果。
- 隐喻:用“灵光遗殿”隐喻美好的回忆,强化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时间对人际关系的侵蚀。诗人通过对友人生活的关心和对自身老去的感慨,展现了友谊的珍贵和人生的无常。
意象分析:
- “十年”:象征时间的流逝,强调离别的漫长。
- “一纸书”:象征友人间的联系,缺失的书信暗示着疏远。
- “东鲁、南徐”:地名代表着朋友的生活轨迹,表达了对友人境况的关注。
- “灵光遗殿”:象征美好的回忆,体现了对往昔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竟作十年别”是什么意思? A. 十年没有见面
B. 十年一起生活
C. 十年没有书信联系
D. 十年交情 -
“灵光遗殿”在诗中代表什么? A. 朋友的家
B. 过去的美好回忆
C. 诗人的创作
D. 现实的生活 -
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失落与怀念
B. 喜悦与希望
C. 愤怒与不满
D. 平静与安详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和背景。
- 李白的《静夜思》虽然是对故乡的思念,但情感表达上更加直接和浓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选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