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瓦砚歌一首谢林法曹》
时间: 2025-01-19 13:43: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凉州贼烧洛阳宫,黄屋迁播侨邺中。
兵驱椒房出复壁,帝不能救忧及躬。
台下役夫皆菜色,台上美人如花红。
九州战血丹野草,不闻鬼哭闻歌钟。
时人肆骂作汉贼,相国自许贤周公。
一朝西陵瘗弓剑,帐殿寂寞来悲风。
美人去事黄初帝,家法乃与穹庐同。
繁华销歇世代远,惟有漳水流无穷。
时时耕者钁遗瓦,苏侵土蚀疑古铜。
后来好事斲成砚,平视端歙相长雄。
参军得之喜不寐,携归光怪夜吐虹。
谓宜载宝饷洛贵,顾肯割爱遗山翁。
翁生建安七子后,幼览方册梦寐通。
白头始获交石友,非不磨砺无新功。
复愁偷儿瞰吾屋,窃去奚异玉与弓。
书生一砚何足计,老瞒万瓦扫地空。
白话文翻译:
凉州的贼人焚烧洛阳宫,皇帝的黄屋迁移到邺城。
士兵把椒房驱赶出复壁,皇帝无法拯救忧虑与自身。
台下的劳工面色如菜,台上的美人如花般娇艳。
九州战场血流成河,听不见鬼哭只闻歌钟。
时人愤怒地骂作汉贼,相国自许为贤良的周公。
一朝西陵埋葬弓剑,帐殿寂寞伴随悲风。
美人离去与黄初帝同事,家法与穹庐无异。
繁华早已消逝世代遥远,唯有漳水流淌无尽。
耕者时常用钁刀砍下瓦片,苏水浸蚀让人疑似古铜。
后来有人将其斲成砚,平视端砚与歙砚相争雄。
参军得到此物喜不自胜,携回家中夜里光怪陆离。
以为应载宝物赠送洛阳贵人,怎肯割爱留下给山翁。
翁生在建安七子之后,幼时翻阅方册梦中相通。
白头才得石友相交,非不是磨砺而无新功。
再愁小偷窥视我家,窃取的何异于玉与弓。
书生一砚又有什么值得计较,老者千瓦扫地一片空。
注释:
- 凉州贼:指北方的叛贼。
- 黄屋:指皇帝居住的宫殿。
- 椒房:指后宫。
- 黄初帝:指汉明帝。
- 漳水:指流淌的河流。
- 斲成砚:指将材料雕刻成砚台。
- 建安七子:指东汉末年七位著名文学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彦甫,号退庵,宋代文学家,以诗、词、文著称,尤其以词作闻名。他的诗歌常表达对国家、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之际,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洛阳宫的毁灭与繁华的消逝,表现了历史的无情与个人的无奈。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铜雀瓦砚歌》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作品,诗中展现了国家兴亡、个人命运的交织。开篇即以“凉州贼烧洛阳宫”揭示了时代的动荡,接着将皇帝的无能与美人的娇艳对比,形成鲜明的对照,突显出历史的无情与个人的渺小。诗中反复提及的“繁华销歇”与“流无穷”的意象,表现了对过往盛世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特别是最后几句,表达了对物质的淡泊,书生对砚台的珍视与老者的空虚感,深刻揭示了人们在历史长河中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历史的悲剧,也反映出作者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凉州贼烧洛阳宫”:开篇交代背景,表明社会动荡。
- “黄屋迁播侨邺中”:暗示皇权的衰弱与无奈。
- “兵驱椒房出复壁”:描述宫中争斗与情感纠葛。
- “九州战血丹野草”:象征战争的残酷与人们的痛苦。
- “繁华销歇世代远”:对昔日繁华的追忆,表现历史的无情。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台下劳工与台上美人的对比,突显社会的差异。
- 象征:用“漳水”象征着历史的无尽流逝。
- 拟人:将情感寄托在自然景物上,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渺小,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与对个人境遇的深刻感慨。
意象分析:
- 洛阳宫:象征着国家的繁华与权力的中心。
- 美人:代表了昔日的繁华与美好,但同时也暗示了随之而来的衰落。
- 漳水:象征着历史的延续与个人命运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凉州贼”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A. 三国演义
B. 汉末动乱
C. 南北朝
答案:B -
“繁华销歇”的意思是?
A. 生活富裕
B. 繁荣的结束
C. 繁忙的生活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建安七子”是指什么?
A. 七位著名诗人
B. 七位皇帝
C. 七位将军
答案:A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