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人隐居》

时间: 2025-01-19 12:24:11

一径入千岑,幽人许重寻。

不逢秦世乱,未觉武陵深。

石转生寒色,云归带夕阴。

却愁危坐久,看尽暝栖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王逸人隐居
作者: 崔涂 〔唐代〕

一径入千岑,幽人许重寻。
不逢秦世乱,未觉武陵深。
石转生寒色,云归带夕阴。
却愁危坐久,看尽暝栖禽。

白话文翻译:

这条小径通向千重山岭,隐士愿意再次探访。
我没有经历秦朝的动乱,因此未曾意识到武陵的深邃。
石头在转角处显现出寒冷的色泽,云彩回归时带着晚霞的阴影。
然而我却为长时间的静坐而感到忧愁,看尽了黄昏时栖息的鸟群。

注释:

字词注释:

  • 一径:一条小路。
  • 千岑:千重山岭。
  • 幽人:隐士、隐居的人。
  • 秦世乱:指秦朝时期的动乱。
  • 武陵:指武陵的山水,典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
  • 石转:指石头的转角。
  • 生寒色:指石头显现出冷淡的颜色。
  • 云归:云彩回归,指日落时分的云彩。
  • 暝栖禽:傍晚时栖息的鸟类。

典故解析:

  • 武陵: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个理想的隐居之地,象征着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
  • 秦世乱:反映了历史上秦朝的暴政和动乱,暗示作者对社会动荡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涂,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作品多表现隐逸生活和自然景色,反映个人的思想与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浮动之际,诗人通过隐居的生活表达对世事的思考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王逸人隐居》是一首描绘隐士生活的诗作,诗中描绘了隐士在幽静山林中的感受与思考。诗的开头以“一径入千岑”揭示了隐士的生活环境,透过小径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返璞归真的意境。诗人藉由“幽人许重寻”表达出隐士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自我内心的探索。

接下来的“不逢秦世乱,未觉武陵深”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动荡的敏感与思考,表明隐士未受到外界的影响,生活在一个理想化的空间。这里的“武陵”更是将隐居生活与陶渊明的理想世界联系在一起,表现出诗人对逍遥生活的向往。

“石转生寒色,云归带夕阴”的描写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传达出隐士内心的孤独与沉思。最后的“却愁危坐久,看尽暝栖禽”则是对隐士生活的反思,长时间的静坐带来的不仅是宁静,还有一种对时间流逝与生命无常的感慨,表现出作者对生命的思索与惆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出隐居生活的美好与孤独,反映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事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径入千岑:小路蜿蜒进入重重山峦,描绘出隐居的自然环境。
  2. 幽人许重寻:隐士愿意再次探访这片宁静的山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3. 不逢秦世乱:未曾经历乱世,体现出隐士生活的宁静与自得。
  4. 未觉武陵深:未曾意识到武陵的深邃,暗示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5. 石转生寒色:石头转角显露出寒冷的色泽,表现出自然的冷峻。
  6. 云归带夕阴:傍晚时分,云彩回归,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
  7. 却愁危坐久:长时间的静坐让人感到忧愁,反映出内心的孤独。
  8. 看尽暝栖禽:看尽了黄昏时归巢的鸟群,象征着生命的流逝和自然的循环。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千岑”比喻隐士的生活环境,强调其幽静与深邃。
  • 拟人:通过“云归带夕阴”赋予云彩以动作,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对仗:如“看尽暝栖禽”,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动乱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千岑:象征着深邃、宁静的自然环境,寄托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幽人:隐士的形象,象征着远离尘世的智慧与自由。
  • 武陵:象征理想的隐居之地,表现对纯粹生活的向往。
  • 夕阴:传达出一种凄凉的美感,反映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 栖禽:象征生命的流逝与自然的循环,表现出对生命的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谁? A. 王维
    B. 崔涂
    C. 李白
    D. 杜甫

  2. “千岑”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A. 一条小路
    B. 千重山岭
    C. 一片森林
    D. 一座城市

  3. 本诗表达了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A. 热闹繁华的生活
    B. 远离尘世的隐逸生活
    C. 追求权力的生活
    D. 追求财富的生活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崔涂《王逸人隐居》:描绘隐士的孤独与自然的深邃,体现出对理想隐居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描绘理想的隐居生活,强调世外桃源的宁静与和谐,体现出对世俗的逃避与对自然的热爱。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在对隐逸生活的描绘上有着相似的主题,但表达方式各具特色,崔涂更侧重于个体的孤独与思索,而陶渊明则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社会。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研究》

希望以上内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王逸人隐居》这首诗的意境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