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残花
作者: 崔涂 〔唐代〕
迟迟傍晓阴,昨夜色犹深。
毕竟终须落,堪悲古与今。
明年何处见,尽日此时心。
蜂蝶无情极,残香更不寻。
白话文翻译:
晨曦迟迟未至,昨夜的色彩依然浓重。
花朵终究要凋落,令人感伤的是古今的共通。
明年何处再见,整日都在此时此刻的忧思中。
蜂蝶无情至极,残留的香气更是难觅。
注释:
- 迟迟:形容时间拖延,表示晨曦未至。
- 傍晓阴:接近早晨时的阴影。
- 毕竟:最终,终究。
- 堪悲:值得悲伤。
- 古与今:古代与现代。
- 尽日:整天,终日。
- 无情极:极其无情。
- 残香:残余的花香。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直接典故,但“残花”和“蜂蝶”是唐诗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美好事物的消逝。古人常用自然景象来抒发对生命的感慨,反映人们对时光流逝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涂,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为抒情诗,常表现对生命、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残花”创作于春季,正值花开花落之际,诗人通过对花的描写,抒发对生命短暂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崔涂的《残花》是一首充满了人生哲思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凋零花朵的描绘,引发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开篇以“迟迟傍晓阴”引入,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随着天色的明朗,昨日的色彩依然浓重,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而“毕竟终须落”则揭示了生命的必然,令人不禁感到惋惜。
接下来的“明年何处见”,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似乎在预示着即使再美的花朵,来年也难再相见。这种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深入人心。而最后两句“蜂蝶无情极,残香更不寻”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蜂蝶的无情象征着自然界的冷漠,而残香的难寻则恰似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追寻。
整首诗以花的凋落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引发出对生命、时间和美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迟迟傍晓阴:描绘清晨的阴影,暗示时光缓慢流逝。
- 昨夜色犹深:昨日的景象仍在,反映人们对过去的留恋。
- 毕竟终须落:生命的终结是必然,表达对凋零的叹息。
- 堪悲古与今:古今共悲,强调无论何时,生命的脆弱都是相同的。
- 明年何处见: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思考美好事物的消逝。
- 尽日此时心:整日沉浸在此时的忧伤中。
- 蜂蝶无情极:自然界的无情,象征生命的冷漠。
- 残香更不寻:残留的香气难以寻觅,象征对过去的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朵的凋零比作生命的消逝。
- 拟人:蜂蝶被赋予无情的特性,强调生命的无情。
- 对仗:整首诗结构严谨,意境相对。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花的凋零,唤起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和对未来的迷茫,展现出一种深刻的哲思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残花:象征生命的短暂和美好的失去。
- 蜂蝶:代表自然的无情与生命的流逝。
- 残香:象征过去美好回忆的追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迟迟傍晓阴”中“迟迟”意为: A. 很快
B. 迟缓
C. 短暂 -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自然的美
B. 生命的无常
C. 对未来的希望 -
“蜂蝶无情极”中“无情”是指什么? A. 对人类的关心
B. 对自然现象的描写
C. 对生命的冷漠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两者都反映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但《残花》更侧重于个体对生命的感慨,而《登鹳雀楼》则展现了壮阔的自然景观与人们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